下载识货APP
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首页 > 晒物 > 与UB的对抗,BOOST终结者?:NIKE EPIC REACT FLYKNIT

与UB的对抗,BOOST终结者?:NIKE EPIC REACT FLYKNIT

    2019-03-27 11:02:58
    0 0


一年前,Nike 最新推出的科技跑鞋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成为圈内热度最高的球鞋之一。

 

不单单是因为 Nike 将此前只在篮球鞋上使用的创新型缓震材料 React 首次运用到了跑鞋上,更重要的是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的出现被视为是 Nike 对老对手 adidas 旗下王牌缓震科技 BOOST 发出的强力回击。

但是,不管这双搭载 Nike 最新缓震材料 React 的跑鞋未来有多出色,毫无疑问此时 Nike 的回击似乎比以往来的更晚了一些。

我们不禁要问,一向在球鞋科技创新领域充当先锋者的 Nike 本有能力在过去五年间生产出比 BOOST 更加优秀的缓震材料,却为何一直等到五年后才有新动作?

书回正文,或许在大部分局外人眼中发泡材料就是发泡材料没有太大不同,但你应该明白,即便是同一种发泡材料由于所用化学配方的不同,材料自然也会产生不同变化。

不论 BOOST 还是 React 也许都不是当下市场中最完美的缓震科技,问题是,随着缓震材料不断的调整和提升,用家对于心中理想的穿着体验也将更加具体和细化。

举例来说,一个运动员体重和速度上的变化对跑鞋的压缩和鞋底回弹都会有很大不同,而品牌商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便是,如何能在如此繁复且易变的因素中找到那个合适的平衡点。

另外,过去五年里 adidas 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或多或少都没有发生太大改变,对于 adidas 而言如今 BOOST 仍是市场上能见到的最好的缓震科技,这就好比苹果公司告诉你如今 iPhone 5S 仍是当下最前沿的智能手机。

 

 


Epic React Flyknit使用的Flyknit编织鞋面非常贴合双脚, Flyknit是08年耐克推出FLYWIRE后的另一次鞋面工艺技术的升级,虽然看起来只是将类似袜子的编织形式移植到了鞋面而已,但正是这种“袜子”而不是“鞋子”套在脚上,倒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性革命。

 

 

 

这应该是React最花哨的角度了,鞋提+稳定贴片+反光条+半框+白色中底+渐变大底。

后跟硬质独立TPU设计加上立体编织的Flyknit鞋面,让跑鞋的整体支撑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合成翻毛皮后跟内里可有效减少足部滑动,避免产生水泡。

 


React在中底上布满了这种波浪形凹槽,不知道会不会在后续采用React材料的产品上继续沿用下去。凹槽深浅不一,说是用来针对不同区域进行缓震和稳定辅助,效果有限。

后跟在过弯、变向等动作时支撑比较稳定。足弓部分没有做支撑桥架,也没有做双密度材料,这有利于轻量化,但对于足弓偏低的跑者,或者步态内旋过度的跑者来说,长距离奔跑提供的支撑性相对不够。

外观部分看到React的中底也承担了大底的功能,只是在前掌和后跟易磨损的部位覆盖了耐磨橡胶,面积大概占整个鞋底将近一半,剩下一半则是裸露的React泡棉。只是经过几天的日常和跑步测试白色泡棉部分就出现了明显的磨损,橡胶部分的磨损相对轻微。没有全掌覆盖橡胶的目的就是减重,损失的是寿命。


 

 React的中底也承担了大部分大底的作用,上面提到的波浪凹槽也布满大底,对提升抓地能力有一定帮助。

为了减轻重量,React只在脚尖和脚跟处覆盖了耐磨橡胶,而且橡胶同样延续了波浪凹槽设计,半透明渐变色也是挺骚的。

 


React是耐克最新推出的缓震科技,其原理和Zoom略有相似,是通过竖向排列的纤维材料实现高缓震性,比EVA发泡还要软,但是回弹性和寿命更好。

虽然前年React被应用在了篮球鞋上,但是穿过的很多人都表示踩起来很硬,原因应该是当时React材料只是作为夹层插片放置在中底处,性能受到其他中底材料限制无法完全表现出来,而且篮球运动本身就需要很好的稳定性,所以不允许太过柔软。而这双跑鞋采用了有相当厚度的全React材料作为中底,能够完整展现出React的性能特点。

首先,这双React的缓震性不错,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都可以明显感受到缓震,而且这个缓震是可以感受到过程的,不是那种一泄到底的缓震。在前掌跑法和加速跑的时候前掌缓震也同样能感受到。


Nike Epic React Flyknit的整体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料,尤其是回弹性令人印象深刻,这双鞋除了大底橡胶面积不够大之外没有特别明显的缺点,和最大的竞争对手Ultra Boost相比我个人认为更适合拿来跑步,日常穿着的话鞋面会感觉比较紧,所以舒适度相较差些。

React 在性能上完全超越了耐克现在的主力泡棉Lunarlon,而且这双Epic React的定价和LunarEpic都是1299元,完全没有理由再买LunarEpic了。我认为在中端产品线上React将会取代Lunarlon,而高端线则会用ZoomX逐渐替代Zoom气垫。

1299元能买台电动车,1299元能买台小米,买鞋而言感觉好像是贵了点。如今1代的价格已经下探至800元的范围,跟隔壁家老王的ultra boost 相比处于同一价格水平上,就……能否打开你的钱包选择题就留给你了。


天生懒惰

与UB的对抗,BOOST终结者?:NIKE EPIC REACT FLYKNIT

0
0
天生懒惰

通过晒物累积

71700
金币
TA的晒物

大爱NikeReact,一直穿一直爽

0 0

HD2017 Academy SamplePe开箱

0 1

两双KD9 UCONN PE开箱

0 1

NMD R2黑麂皮开箱

0 1
推荐晒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