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识货APP
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首页 > 晒物 > “蜂”芒毕露——PEAK Tony Parker VI 评测

优质晒物“蜂”芒毕露——PEAK Tony Parker VI 评测

    2018-09-21 08:58:56
    5 5

今年休赛期,托尼·帕克加盟夏洛特黄蜂队,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成自由球员的帕克离开圣安东尼奥,首次为除马刺之外的球队效力,同时宣告马刺GDP组合正式成为历史,这个时候匹克推出了今天的主角——PEAK Tony Parker VI。


盒盖一角的“四星一钻”象征着帕克在之前效力17年的马刺时期获得——4次总冠军,1次FMVP的荣誉(此照片来自@来自星星的左右手)。


尺码问题,平时NIKE43码。Tony Parker VI选择42码(265),个人感觉偏大半码,最为适合脚型:“埃及脚”。


较之手边低帮鞋款  Nike HyperRev 2015 约347克(43码),Tony Parker IV Plus约 402克(43码),DH3 PLUS469克(43码)和ANTA KT2 LOW 355克(43码),数据上看,Tony Parker VI作为低帮后卫鞋就明显偏重了。

初上手,皮革鞋头质感不错,3M变色反光条很吸睛。“外一体鞋舌”、水晶底与大面积P-BOOM映像深刻,开箱胶水味道明显,但是开箱暴露三天后几乎没有胶水味,做工还是不错的。

鞋头

 3M渐变反光契合设计灵感——“光与影的意境”,3M渐变反光以上鞋面采用“一体飞织材料”,透气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鞋舌


Tony Parker VI与 Air Jordan XXX 的Flight Web贴合系统类似,都是利用网状条带包裹足部,并与鞋带结合带来更加贴合脚部的包裹效果。

中底科技


从Tony Parker V开始运用到Tony Parker VI的沿用,P-BOOM弹射科技不仅包含前足内外两侧,还在后跟处形成“G”型大包围,垂直水平面延伸至脚踝下面部并环抱后跟,大致面积如图。

 外底



亘古不变的类似硅胶材质并采用无胶水贴合的蜂窝状防滑设计的鞋垫,拿在手里发现重量着实不轻

鞋子还是有防外翻倾向的设计。 

鞋带

undefined


PEAK Tony Parker VI 总评:7.9分

减缓性: 

但是一双高帮袜子就可以解决,如果袜子外翻下来效果更好。自带面条鞋带,实战如果换上扁圆鞋带,会增加一定舒适感。

 

反应性:

   常规前掌Gradient Dual梯度加速科技,加上仿生外底设计,大脚趾受力点启动迅速,突破时,非发力脚受P-BOOM作用在后跟落地时有一股向前推送的力,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后跟没有运用匹克较软的S-SAD或许P-MOTIVE魔弹缓震科技,如果后跟过软这股向前的力就过早的卸掉了,后跟镂空设计对缓震又是一个补强,可见Tony Parker VI是围绕P-BOOM科技设计的。

 

抓地力:

鞋头不透气,鞋身中段通体全飞织材质,加上低帮设计,透气还是可以的。

优点:

   启动确实快,前掌Gradient Dual梯度加速科技,前掌发力不拖沓,不仅如此,特别是第二步有P-BOOM科技向前的助推力,突破流首选;抓地力优秀,仿生学外底与脚软的外底纹路在塑胶和木地板表现很稳定。穿脱方便,低帮设计,外一体鞋舌,也一脚蹬,马路的话,鞋带调整好就不用再动了;秀,鞋面上的3M变色反光有点秀,辨识度高。

 

缺点:

   自重过大,对于“小灵快”打法的朋友多少有些重量的负担,小编换掉硅胶鞋垫,鞋子回到适中的重量,拜托双脚“灌铅感”;鞋舌位置略空,外一体鞋舌的通病,导致舒适度降低,鞋舌存在于鞋帮外面,这样的设计即使存在鞋舌部分的设计也接近“退化”的摆设,此款丧失了上鞋舌(靠近鞋头处的那部份称为下鞋舌,反之为上鞋舌)为穿着者调整与浮面角度而达到的舒适感,实战中鞋舌位置略空或者说鞋舌的海绵没有提供到应有的舒适,需要时间适应。 

 

总之,Tony Parker VI从做工到用料整体都很不错,这点为国产点赞,小编推荐给:体重中等的突破流后卫,祝帕克在新的球队一切顺利。

最后附上几张美图:


如果转载需要经原创者同意,务必在明显位置保留作者为:识货签约作者 弋水年华 ,并注明识货端原文连接,手动码字,如有瑕疵还请指正,谢谢观贴。

声明:帕克六代产品手稿与设计图版权归匹克体育所有,若有使用的用途,请在每一次使用前联系贵单位,未经允许的任何转载后果自负。

---END---


商品链接:http://www.shihuo.cn/sports/detail/183611.html?styleId=264405

弋水年华

优质晒物“蜂”芒毕露——PEAK Tony Parker VI 评测

5
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