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物理降噪哪家强?小实验走起! 9款入耳式耳机降噪性能排行
手头数百条耳机,今天person挑出近期很值得买的9条做下降噪小实验,这些耳机除了索尼SP600N具备数字降噪,其他都是传统HIFI耳机,也就是只具备所谓的“物理降噪”亦或是“自然降噪”能力。鉴于不少人对传统有线耳机的隔音/降噪水平也有需求或是好奇,今天就公布下结果,也许大家能用得上。
这9条耳机,分别是索尼WI-SP600N、茶乐音人Co-Donguri 4.4平衡版、TFZ QUEEN、TFZ KING、Intime sora(碧)炭黑色版,雅天DC1、自然声NS1,FINAL E2000,勉强算都是千元内的。此外,还有2条,懒得拍了,它们是KINERA SEED和shure se215,这俩水准相当,都是最高水平,可视为传统入耳式耳机自然降噪的参考级。
测试环境:白天卧室内,落地扇(最大风级)吹,远处客厅电视开启,外界还有建筑队施工。
测试方法:所有耳塞都不连前端,不开音乐,全部以纯物理方式(插耳道)聆听。
排序规则:将KINERA SEED和SHURE SE215作为参考标准,下面这9款依次(降噪能力由强到弱)排序。公布名单前,还是要声明下:这9条耳机中,有7条,一戴上就会感到外界噪声有被屏蔽感,比较理想。只有2条相对略逊色(但音质好啊)。
一、日本InTime SORA(碧)
黄铜外壳,腔体偏重。插入耳道后,降噪效果与用手指摁死耳朵眼的效果几乎一致。世界瞬间安静,风扇的声音变得无限小,如果你在办公或学习,怕被外界打扰,不开音乐,直接插入这个小耳机就可以了。它的水准无限接近上述的两位参考级。但由于它个头明显更小,还有这个能力,更让人惊叹,是比较少见的“降噪效率”极高的入耳式耳机。
PS:此处“降噪效率”特指拿出耳机插入耳道的便捷性、速度感,对比绕耳式耳机佩戴/日常打理速度慢还不一定有很好的降噪能力,这种传统直插入耳,又小又能很快实现降噪效果的耳机显得“降噪效率”很高。此外,它的实力也非常接近某些具备数字降噪的入耳式产品。极端嘈杂环境状况除外。
二、索尼WI-SP600N
不开启数字降噪的它“物理降噪”也还是很不错了,但还是明显不如本篇排第一位的型号。但一旦开启数字降噪,不论极端环境还是本次实验的普通噪声环境,它都能很不错的抑制全频嘈杂感,尤其对低频噪声,那几乎是全部吞没。
三、雅天DC1
金属外壳,业内首款圈瓷耳机,主打高解析与动态强劲的音质。没想到的是隔音水平挺强,“物理降噪”仅次于排名第二的索尼WI-SP600N
四、英国RHA MA390
近期价格超值的一款小而美耳塞,做工可匹敌K3003,铝合金腔体又轻又显档次。官方定位于“全能型”,其中,降噪能力是主打之一,它的个头比InTime SORA还要小一点,但却也能提供很好的降噪性能,令人也挺惊讶,但还是没达到Intime sora(碧)那么夸张的隔音水平。
五、TFZ KING PRO
可能是钢质外壳,硬度很大,腔体体积仅次于索尼WI-SP600N,采用目前流行的绕耳式佩戴。主打声场、解析以及有出街回头率的颜值。默认硅胶耳套下,自然降噪水平很接近第四位,官方还附赠隔音耳套,佩戴后可位居本篇排位表中的第四。
六、FINAL E2000
与intime sora和RHA MA390类似,也是小个头金属材质耳塞,降噪效果也算可以,第六名。
七、TFZ QUEEN
主打高密度中频、低频,以及艺术感的外形。其自然降噪水平属于目前我所能接触到的传统入耳式耳机中,最常见的等级,也符合一个普通人对耳塞隔音能力的基本需求。
八、茶乐音人Co-Donguri 4.4平衡版
这是我发现的千元内最适合索尼ZX300A的高性价比中档次HIFI入耳式耳机,在日本卖的挺爆的。金属外壳,貌似有铜。其隔音能力一般(也受后腔体小孔影响)。插入耳道后,外面的风扇噪声还挺饱满的……#,不过,若你也想用这个耳机体验一把降噪,那买个降噪的comply套吧。
九、自然声NS1
与索尼WI-SP600N一样为非金属耳塞(区别于其他7条)。采用绕耳式设计,主打乐感,有着温和又冷静的优雅人声,全频通透。戴上后,降噪效果与茶乐音人那条耳机基本一个水平,一般。这两个耳机的排位次序或因佩戴的准确性而有所不同。
PS:K3003的物理降噪水平也排名八、九位的两个耳塞基本同一档次(具体不排名)。
好了,近期最超值的9款小耳塞降噪小实验结果公布完毕。
感谢大家阅读!多多点赞哦!
person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