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晒物 > 开启光学心率新篇章----GARMIN 225测评
作为Garmin发表的首支GPS手腕式光学心率跑表,GARMIN FORERUNNER 225带来的是一场光学心率的革命(只针对此品牌)。虽然这篇文章现在才写为时已晚,但不妨还是借识货这次活动来聊一聊光电测心率,以及这款GARMIN的改革先锋。
据说Mio是最早研究光学心率,技术也是比较成熟的;不管怎么样,做GPS产品起家的GARMIN现在也引进了光学心率这个技术,确实是GARMIN用户的一大福音。内置的光学心率传感器可直接测量手腕心率,无需再佩戴心率带,要知道心率带虽然能够采集更多的信息,但是佩戴舒服度始终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光电心率让你可以彻底摆脱心率带的束缚。并且225的屏幕更新成彩色屏幕,运用丰富多彩的仪表来显示心率区间, 每分钟的心跳信息一目了然,一眼就能区分当下的心率处于什么级别。当然如果你是心率带的拥护派,Forerunner225依旧是可支持心率带的。
当然225是我仅有的一块GARMIN手表,没用过其他型号的无法给大家带来对比测评,只能写写一年多的使用感受。225 作为老前辈Forerunner 220 的升级款,依旧采用圆形表盘、与表带同色的刻度线,相同的按键设计以及12点方向的品牌Logo。现在看看235,还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开箱篇《
购于美亚,当时是秒杀价199美金,算上运费,比国内的价格还是要便宜不少,只不过是英文版本的。
再来全方位看一下外包装,整体红色的包装盒,侧边详细的展示了主要的功能。
产品说明书贴心的附赠三分,三个不同的语言。
手表的整体使用黑色为主,偶有红色作为点缀。180 x 180 分辨率的 1 英寸半穿透反射式彩色显示屏,显得略寒碜,只不过比黑白屏好一丢丢。显示屏在阳光下的显示效果还算优秀,只不过这个屏幕很容易留下指纹。
表带的橡胶非常柔和,佩戴舒适,只不过它是一个灰尘“收集者”。双插孔的表扣稳固牢靠。另一侧的表带孔密密麻麻,可以适应纬度不同的手腕,既透气又减轻了重量。
表盘采用左3右2的按钮设计,传统的GARMIN风格。左上方的选择按钮+上下翻页切换按钮;右上方的开始按钮,下边的返回按钮。左上角的按钮上刻印着通常用来表示开关的LOGO,所以关机开机也是它来控制。
重头戏在背面,全新的光学心率元件就在这里了,由于有了它后表面不再平摊,厚度自然增加了一点。同时为了提高测量心率的准确性,最大程度上减小外界因素对光电心率检测的影响,在周围加了一圈橡胶圈。
并且可以看到,充电接口重新进了设计,原先单侧的四触点充电接口换成分布背部两侧的两触点充电接口,这种设计相比于之前个人认为方便性降低了许多。不过,你得很对准了触电点才能进行正确的充电。充满一次大约需要2小时多一点,速度还行。这个可是充电2小时,跑步10小时哦。
在未解锁状态下有五个屏显,通过左下方的上下键切换屏幕,分别是日期,里程,卡路里消耗,步数,以及心率。如果想测量实时心率,只需切换到第五页屏显,等上五秒即可。
按下右上方的红色按钮即可解锁,这个动态跑步的小人logo也刻印在按钮上。要想锁屏,按下方的返回按钮即可。
解锁之后分两部分显示,一部分是主题,立即开始跑步。上方的GPS信号,和蓝牙标志,以及心率状态。
向下切换,进入Menu菜单,分为四个部分:Training训练、History历史记录、Record记录、Setting设置。下面看看四个部分的内容。
Traning里面又分我的训练计划,训练日历。后面实测部分会说这方便。
History历史记录里面方便查看跑步的记录详情,并且提供分类查询,比如按步数查,周运动量或者月运动量等。
Records记录里面则显示你每个等级的最佳成绩,从一英里到马拉松,最后还有一个最远距离的记录等待着你刷新。
Setting设置里面就是一些参数的设置,比如最重要的蓝牙开启,就在这里面。每次都得进来开启或者关闭。
特有的彩色分块显示心率区间是它的一个特色功能:
分为五块:
运动热身,适用于实现运动前的完美热身,以及运动后的放松。
脂肪燃烧,在此心率区间内,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有助于脂肪燃烧及耐力增强。
心肺强化,在此心率区间内,持续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及血管功能。
肌力强化,在此心率区间内,适量的高强度运动,可提高肌力及耐力水平。
无氧警示,警示当期呼吸与肌肉处于无氧警戒状态下,建议降低心率。
并且自带震动及声响功能,这样你就无需时时低头查看手表上的数据了。
再来说说它的其他能力,GPS+光学心率监测约 10小时左右,手表模式约6周,水下50米防水。一般出汗淋雨什么的都没事,不过我建议每次运动完摘下手表用毛巾将汗水擦拭干净,这样延长使用寿命。
》实测篇《
通过上下两块发射的荧光绿光线来检测血管内血液血红蛋白的吸光度的变化来测量脉搏。当手腕没有靠近的时候绿光特别亮,靠近之后变得弱了些。
在解锁之后立即进入跑步模式,搜星速度5秒左右吧,就是下面这个图了,此状态下分三屏显示,第一:距离时间和配速;第二心率区间与实时心率;第三当前时间。
实用的MAF180减肥大法用这个模式是最方便的。只需关注心率这一屏即可。
有人说,花一千多买块GARMIN FORERUNNER 225就只能这样用吗?如果说,你仅仅是把这款手表当作一个看配速,看时间,看距离的工具,那就太浪费它的功能了!(当初我是七窍通了六窍)
你应该把Garmin当作你的私人陪练,私教!让它陪伴你的每一次跑步。前提是你得制定目标,才能物尽其用哦。
首先下载一个Garmin Express插件,然后通过https://connect.garmin.cn/zh-CN/
登录个人账号(没有就先注册一个),就可以进行各种设置了。
手机终端还需要下载一个Garmin Connect Mobile ,打开蓝牙手表的数据就能同步到APP,方便查看与分享。
做好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就可以戴上你的GARMIN表出去耍了。#RUN FOR FUN
说之前,先来看个GIF,就当是福利吧。
回归正题,说到把手表当作私人教练,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核心---- 心率,这也是很多跑者花这么多钱来买这块表的目的。心率能够正面,直接的反应跑步训练的强度。
这里穿插说一说常见的E、M、T、I、R几种训练类型,它们都与VO2max和最大心率百分比有关,然而对于225我们只需要关注心率就行了,毕竟VO2max它没有这项数据。。。不过心率也基本够用了。
Easy Running 轻松跑,最大心率的65%~78%区间。
Marathon-pace Running 马拉松比赛的配速,根据最近跑过的长距离作为参考。
Threshold Running 乳酸门槛跑,比较吃力的配速,大约是最大心率的88%~90%区间,标准大概是跑起来比较难受,但是又能坚持相对长的时间。
Interval Running 大约是接近最大心率的强度,中间带有休息的一种训练。
Repetition Running 顾名思义就是重复相同的训练内容。
正如前面提到的Garmin Connect主页,在侧边的导航栏可以找到蓝色的训练一栏,展开下拉列表,可以看到训练,训练计划,路线,赛段。
在训练里面可以个性化定制训练计划,比如我这里已经创建了四个不同类型的训练。
当我们创建好了训练之后,就会是上面这样子的。随时可以编辑,然后同步到手表即可。这里将不同部分用颜色区分开,比如热身显示为红色,跑步蓝色,休息则是黄色等。
然后可以设置持续时间,持续强度;通过时间、距离、心率,速度甚至是消耗的卡路里等指标来任性的定制训练计划。
同步到手表之后,在APP查看是这样的:
在手表上进入Training,然后就可以选择想训练的类型开始就行了。当然,在手表上也可以查看训练的内容是什么,以及各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我们选择了事先添加好的Interval训练,进入Do workout就会马上开始间歇训练:
按下开始按钮,开始
进入热身状态,10分钟的热身状态里,通过心率区间来提示你控制强度,心率一旦越界就会震动,并且会大屏显示是高了还是低了。
当热身阶段完成之后,立即会进入循环中的第一部分的跑步,这次以配速为区间来控制。
当你配速过低的时候依然是通过震动并且大屏显示来提醒你。
当循环中的第一部分跑步完成之后就会进入恢复部分。
如此循环4次,最后进入放松阶段,直至结束此次训练。当然,在每次的训练中,你可以随时切换状态,比如放弃此次训练,到此为止等。
下面再也亚索800训练法为例,看看怎么把这项训练添加到手表里。
比如我的目标是全马4小时整,那么4分00秒完成每组800米的训练,假设我们每次训练4组。每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完成800米的时间相同。
在训练里面选择训练类型为跑步,然后点击右边的蓝色按钮,创建一个新的训练:
看到跑步训练旁边的铅笔logo了吗,单击它就可以自主命名这项跑步了,是不是很个性化!
首先添加一个热身步骤,然后添加重复,次数设置为4次,在重复里面再设置跑步和恢复,最后添加一个缓和步骤,如上图。
将它同步到手表,就可以在Training里面查看了。
接下来还是以Interval为例来看看手表在实际训练中是如何表现的:
当然,如果你比较懒惰或者是新手上路刚开始跑步,那么在训练计划里面也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选择。
有跑步,自行车,铁人三项可选,这里我们直说跑步吧。选择跑步之后,还可以通过距离筛选,选择了距离之后还有等级区分,等级越高强度越大。可以说做的是非常的细致。选择了合适的训练计划之后添加到日历即可,这种已经做好的计划非常适合不太会去做计划的跑者,帮助你科学的训练起来。
添加计划到日历后就能够在日历中查看(APP日历也是一样的),并且手表也会提示你今天要进行什么样的训练。
当你越过边界数值的时候,手表会以震动作为提示,当你完成阶段训练手表还是通过震动来提示你。这样训练的时候你只需专注于跑步,不用为距离到没到,时间够不够而分心了,是不是很安全呢?
还有一个工具的功能,它能帮你统计跑鞋的使用距离,让你能够对跑鞋的寿命做一个有效的判断。你所要做的只是在每次跑完之后在数据里面添加这次跑步所穿的跑鞋即可。
当然这个软件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值得去摸索,这里就捡重点谈谈使用感受。
说完其中一个核心,再说说另外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那就是GPS到底准不准,搜星快不快,信号怎么样。
我习惯用虎扑跑步APP来记录每场马拉松的路线图,正好这几次都有佩戴手表,通过三次的路线对比,可以看出,在赛道上的表现,它的误差通常不会太夸张。最接近的比较应该是第二张图,手表统计的比手机多了15秒,距离则多出来90米左右;而每次通过起点之前,提前个十秒左右进入预备跑状态基本就妥妥的搜到信号。这么看,GPS还是比较靠谱的。
再拿我两次佩戴它参加越野比赛的实际使用感受来说吧,在去年北京的TNF50越野比赛中,它完美的记录了路线,但是距离上统计的落差很大:
实际应该是50公里多一点的路程,统计到的只有38余公里,而时间方面,本应该是8小时多一点的。我想大概是因为有些时候由于速度或者信号问题它停止记录了,而在这次参赛之后,让我对它的续航有了信心。10个小时真心给力!
而在另外一场苍山的越野赛道,它的表现就令人心寒,信号微弱,很难统计到信息,这个时候我彻底明白它终究不适合越野(之后我又买了SUUNTO的AMBIT3,埋个伏笔,下次晒出来)。上图是我的队友,他的手表完整的记录了行程,而我的Forerunner 225只可怜的统计到了两段小数据,不晒也罢。
使用了一年多,我给它的GPS表现打80分吧,算是优秀,但离100分还是差的远。比如说,偶尔的GPS信号飘移,在越野赛道上偶尔丢失信号,这些问题都存在。
最后说一下,GARMIN不仅支持自家的APP,还可以将跑步里程同步至例如Nike+ Running 等第三方APP,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这个体验很赞。
简单做个总结吧,作为首款使用光电心率的GARMIN手表,不俗的搜星速度、GPS准度,以及10小时的续航时间,Forerunner 225的表现基本令人满意。不足的地方则为后面升级迭代埋下伏笔。把它用作私教,指导日常训练,功能已经足够了。当下这款手表的价格也是一跌再跌,如果你真的不是那么看重买新不买旧的话,Forerunner 225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上海识致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沪ICP备19023651号-1
已通过ISO/IEC 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已通过ISO/IEC 27701:2019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20009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2019-0065 营业执照 消费者服务热线:(021)6122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