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理容
返回顶部

首页 >识物 >文章 >科普贴 | 关于中底技术的深度介绍1.0——Zoom Air篇

科普贴 科普贴 | 关于中底技术的深度介绍1.0——Zoom Air篇

    2017-03-16 11:01:51


说起Nike的中底缓震科技,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Zoom Air技术,1995年诞生的它,不仅开启了Air Jordan 12代以后的全新篇章,还在20余年的时间里屹立不倒,各种新型的缓震科技都无法取代它的地位,如今更是成为Nike当家招牌缓震技术。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说说这个传奇中底科技——Nike Zoom Air。

1995年诞生之初,这项Nike如今引以为傲的缓震科技并不名为Zoom Air,而是被称为Tensile Air。

这样的气垫结构灵感来源自F-15战斗机机翼复杂的条索状构造。

“便士”哈达威的Nike Air Go LWP则是最早使用上了Tensile Air科技的运动鞋:

Zoom Air的结构其实就是一片扁平状的气垫再加上织物和尼龙纤维丝共同组成的缓震系统。将织物材料置于气垫的上下面,再使用热压的方式将许多尼龙纤维固定在上下壁的织物面之间,纤维丝起到连接上下壁的作用。

因其中灌注的高压气体具有膨胀的趋势,正常状态下,尼龙纤维会被拉直绷紧,以维持气垫的形状,这就形成了我们通常看到的带有垂直纤维丝的Zoom气垫。如果纤维丝断裂,使得力量维持气垫的形状,就出现了所谓鼓包的现象。

当受到外力的挤压时,气垫本身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分散力量。而被挤压部分的纤维丝变形成球状产生一定的弹力,又因为受到挤压,气体压缩导致张力变大,加上被未受挤压部分纤维丝的牵制固定,这就产生了受压部分回弹的力量,弹力与回缩力共同作用起到阻止受力部分继续溃缩的作用,并将纤维丝带回到平衡状态,这就产生了感官上的弹力。

简单的说,Zoom Air利用高压气垫产生减震缓冲作用,再结合尼龙纤维丝的张力与气压(主要是气压)共同完成回弹反馈的功能,将运动员大部分的受力吸收,并将一部分力量反馈给运动员本身。相比Max气垫更加轻质与更强的反馈作用。

清晰的工作原理动画Gif:

高缓震与反馈对于启动加速等等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Zoom Air气垫经常被用于外线球员以及敏捷的内线球员身上,让运动员拥有更好地场地感的同时提供出色的加速性能。

例如追求速度的Kobe系列,以及LBJ、KD等系列...好吧,主流的Nike球鞋就是了。

Nike Hyperdunk 2016

最新的Nike实战代表Hyperdunk 2016,延续上一代的Zoom配备,全掌Zoom Air气垫搭配Phylon中底,带来良好的缓震效果又不失灵活性能,由NikeLab出品的Flyknit版本更是带来良好舒适穿着体验。



Zoom Air气垫从诞生到现在不断完善,根据功能需求演变出了许多种类的Zoom气垫,虽然现在Nike球鞋大多都搭载Zoom气垫,但每种Zoom气垫的性能与舒适度均不同,一起来看看主流运用的Zoom Air科技:

【鹅蛋Zoom】

这种Zoom最要是比较早期的球鞋使用的,小鸡蛋大小,位于前掌主要受力点第一跖骨头下方(大脚趾下方明显凸起的关节)的气垫,缓震性能一般,因为小的缘故启动性能好,搭载这种Zoom的主要有2K4,ZK5,ZK6

【麻将Zoom】

与鹅蛋Zoom类似,前掌与后掌均有使用,使用范围较广,例如KD6、欧文1的前掌,兵7兵8的后掌均有使用

(拆解图片来源自龙柒)

【扇形Zoom】

一般用于前掌,目前使用上扇形Zoom气垫的球鞋,基本是薄款扇形Zoom,由于太薄,缓震体验并不好,使节和战士系列均有不少使用


例如士兵8,后掌麻将Zoom 6枚硬币厚度,而前掌扇形Zoom仅有3枚硬币厚度

【全掌Zoom】

如今Nike最为受欢迎的Zoom气垫之一,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之一,有内置于中底使用,亦有置于鞋垫内感受澎湃踩屎感

例如今年强势回归的Air Jordan 12是第一双使用全掌Zoom Air气垫的球鞋


而LBJ11则是将全掌Zoom气垫内置在鞋垫里,结合Lunarlon带来澎湃踩屎感体验

以及Nike备受追捧的喷泡系列球鞋,采用后掌Zoom+全掌Zoom气垫的设计,后掌双层气垫的设计,给人澎湃的踩屎体验,穿过的都说好。再结合全鞋面的发泡材质和后跟270°TPU包裹,中底中部的碳板支撑,成就最佳豪华配置:



【Zoom Max】

结合了Zoom Air与Max Air技术的新型气垫,但运用范围很小,算是Nike的一次创新尝试产品,以LBJ10首次出现,而后运用于KD6 elite之上


【双气室Zoom】

目前最好的前掌Zoom,同时具有面积和厚度,保证了良好的缓震性能,两块独立Zoom靠着一条通气管相连,单块Zoom的面积并不大,可以保持着超高的启动性。早期都是内置中底还出现过多气室气垫,如今Nike更偏向于将它放置在中底之下。代表作:Air Jordan XXX


【Hex-Zoom】

以LBJ12、13为代表的Zoom复合系统,将Zoom Air气垫置于中底与外底之间,并将前后掌Zoom分为6小个,更加有效地起到缓震和反馈的作用,而后掌的Zoom厚度更是富有诚意

【全掌开窗式Zoom】

以KD8,9为首的新型气垫,KD9的气垫设计尤为出色,Zoom Air气垫单元历经3年的穿着进阶测试研发而成。足跟处的气垫厚达16mm,逐渐缩小至前足处的10mm。这种调整后的构造带来了出色的冲击保护并增强了Zoom Air气垫单元带来的弹性体验,给人最直观的踩屎体验。


最后再来说说关于Zoom的陈年话题——Zoom气垫伤膝盖吗?这个问题几乎隔段时间就看到有人问,放在这里再讲一下,Zoom气垫是不伤膝盖的。

只要是用到腿的运动几乎都对膝盖有所损伤,包括日常的行走在内,当你在慢跑时膝盖承受相当于自身体重2-3倍的压力,快跑时则将达到5-7倍甚至更多。而运动鞋的中底科技则能起到缓冲作用,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回弹的力量对膝关节造成压力,这就是某些JR会觉得Zoom伤膝盖的原因,但实际上它已经缓解了非常多的压力,换做其他中底科技身上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加强腿部肌肉的锻炼和增强关节,或是在运动时佩戴相应的护具,才是缓解这样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运动时腿部肌肉也会承担冲击压力)。简单的说,膝盖伤了不是鞋的问题,赶紧锻炼,别瞎逼逼。


本文供稿来源自签约作者:

(图片来源自网络)

himom

科普贴 科普贴 | 关于中底技术的深度介绍1.0——Zoom Air篇

签约作者
himom
TA的文章

球鞋上脚精选|What Did You Wear Today?(9.13期)

带来本期的#Sneaker上脚精选#,从Supreme x Nike SB Dunk Low到极其限量的Levi's x Nike Air Force 1再到阿迪全新潮流力作adidas Torsion X......25张精选上脚,看看哪一款是你最爱?

球鞋上脚精选|What Did You Wear Today?(9.8期)

带来本期的#Sneaker上脚精选#,从即将上市的“黑紫脚趾”Air Jordan 1 Low到《怪奇物语》 x Nike Classic Cortez再到灰色限定New Balance 997S......25张精选上脚,看看哪一款是你最爱?

球鞋上脚精选|What Did You Wear Today?(9.3期)

带来本期的#Sneaker上脚精选#,从超高人气Air Jordan 1 High OG “黑曜石”到透明版本Converse All Star再到Levi's x Nike Air Force 1......25张精选上脚,看看哪一款是你最爱?

球鞋上脚精选|What Did You Wear Today?(8.29期)

​带来本期的#Sneaker上脚精选#,从近期超高人气Air Jordan 1 High OG “黑曜石”到afew x Diadora N9000再到亚利桑那冰茶联名adidas Continental 80 Vulc......25张精选上脚,看看哪一款是你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