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获奖专业户 70年传奇品牌美国杰士Klipsch R6 Neckband深度测评
说到杰士Klipsch,就不得不提X10。这只2007年推出的世界最小耳塞(旗舰型号)自诞生起便获得了业内空前关注,在那个大家都以为UE TF10,Westone UM3X,铁三角ck100这些三单元动铁才能标2000多价格的年代,X10作为单动铁耳机就标到了超2000的售价,如此跳出传统HIFI耳机的市场格局,又在传奇的品牌盛名之下被赋予了某种神性。而09年前后杰士杀入中国后,X10更是连续六七年被各大媒体/论坛热议,直到现在成为准现象级耳机制品。
而买到X10的玩家大概也都记得其包装上那句“Feel your music,not your headphone”的经典寄语,这句话令沉迷于器材的杰士粉丝们无限感慨,甚至颠覆了现如今很多发烧友的听音观。“音质”、“音乐”、“器材”、“自我”,这错综迷离的关系在杰士Klipsch这里似乎是可以找到答案,但就在“答案”即将揭晓时,由于种种原因,杰士Klipsch却悄然离开了中国(约两年),令人茫然、唏嘘
总之,杰士的产品和行为就跟他们的创始人Paul Wilbur Klipsch一样既古怪难测,又霸气超然,自带神秘气质。
Paul Wilbur Klipsch
当然,Paul Wilbur Klipsch(1904-2002)早已去世,可骨子里的脾性却深深的影响着该品牌。值得一提的是Klipsch先生活了近一个世纪!履历丰富到可以写本词典了。他曾以美国陆军身份参加过二战,还做过飞行员,军衔至中校。后来又以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地球物理学家等多重身份震撼美国科学界,以至于同行曾说他是绝对的天才。
终其一生,Paul Wilbur Klipsch共获得23项个人专利,涉及枪械、地质、音频等多方面,是一位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并被誉为“音响之父”。
影院、剧院、音乐厅曾是杰士的主要战场
而熟悉美国科技史的,估计都知道他在97年被纳入美国工程和科学名人堂,与爱迪生、莱特兄弟共享这一国家级最高荣誉,随后2004年,其又被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选入消费电子名人堂。
这位精力旺盛,智商绝顶的老人甚至在临终前两年(96岁高龄),还在阿肯色州的杰士工厂工作,可谓一生热血…一生“折腾”…
杰士Klipschorn号角音箱,大块头的手工制品,卖了70年仍在销售。目前70周年型号也已推出。
事实上,杰士Klipsch与日本索尼一样都已成立了70年,如果说索尼大法好,那杰士也配得上这句话。
感怀这么多,是因为杰士最近又杀回来了,带着曾经的热血与神秘回归中国市场。作为曾经很迷杰士的笔者来说,此刻难免有点激动。
从我2011年接触杰士以来,观摩各款杰士耳机,发现该品牌很热衷“舒适”、“体验”(有别于同行)。这方面也和苹果公司不谋而合。昔日(09年)中档次入耳s4i成为最早的made for iphone耳机,也许其中就包含了这两点。杰士的耳塞腔体往往比较细,出音导管也很小,耳套为了实现自然降噪与高度贴合的效果设计为椭圆形(业内唯一),佩戴舒适度上可谓是耳塞领域内的首屈一指,这里的佩戴舒适度包括“塞入与摘下耳塞的速度”、“塞入的密闭性”“入耳后的可调节性”。从S3到S4再到X10 X11 X12 X20等等,都可体验到这种舒适。
R6 Neckband
同样的,今年新出的R6 Neckband挂颈式蓝牙耳机也如此。
PS:日本VGP2017SUMMER授奖名单中,R6 Neckband和X12 Neckband在蓝牙耳机范围内,各自价格区间里都获了奖。
R6 Neckband
腔体背面,平滑的凹陷设计,让手指肚可以直接按压,轻松舒适的调整入耳深度和角度。
出于音质与舒适的考虑,R6出音孔相比绝大多数品牌都要更小(微距原因这张看着比较粗)
为与机身其他部分保持统一性,色调相比零售版R6有所改变。铝金属和树脂材料的混合显得质感还是很不错的。
导管倾斜45°
出音孔内部,是个更小的孔……这设计也是头次见,杰士总能设计出这类个性的东西
挂颈部分的钢(镀铬)支架,亮盈盈的银灰色很酷、很科幻
最宽处接近2cm的操控面板
操控板两边各一个,都各有一个便于盲操的较大型圆形凸起,左边功能为长按开机连接蓝牙,右边是通话/音乐开始/暂停。按键触感偏硬,很man,需要适应。
左操控面板背面,一颗震动按钮
左操控面板背面的按键,开启后可体验“来电震动”,这是我所知的市面上唯一一款具备这种功能的蓝牙耳机。通常,为了避免漏接电话,你需要一直塞着耳朵,而当耳机自身有了“来电震动”功能时,你尽管摘下耳塞部分,忙你该忙的。对于挂颈式耳机来说,“来电震动”功能的出现,是极为必要的,否则人们凭什么非得买“挂颈式”,简单的“运动耳机”就可以了。
PU包覆的挂颈部位,内置电池。
另,挂颈式耳机如果续航时间和轻便的“运动蓝牙耳机”一样,那也没有买的必要。相对更大的体型,于用户而言,必须有更多的附加价值,而R6 Neckband在续航时间长确实炸天,可能是同类耳机中第一,达到了18小时!而类似价位的拜亚动力BYRON BTA 、B&O H5、森海塞尔Momentum in-ear wireless以及稍低价位的千元左右蓝牙耳机sony mdr-ex750bt,所有这些正常使用基本都在6到8小时,这意味着什么呢?举例,给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设备充电后,突然,你那小巧的蓝牙耳机提醒你:“哥们儿,还得给我充电呢”,人的精力就是这样被愚蠢的科技给损耗大半……总之,智能设备丰富的今天,高续航产品是越来越必要了。
充电口,遮挡盖有一定的防水性
附赠的三副耳套和一根充电线。充电线做工手感都不错,不是普通货色
耳套一如既往的椭圆形,很多发烧友称赞杰士的舒适性,有一大半原因是来自它。据杰士观察,人类耳道横切面是椭圆,而不是圆,所以他们开发了这种造型的套子,再加上细节之处也经过一些优化,这才使得杰士的很多小耳塞都有着很服帖的舒适度,在入耳式耳机中,舒适度一直以来都很重要,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总眷恋着所谓的“平头塞”。
附赠的三副(耳塞本体自带一副)耳套里,其中一对很小,小到我认为只有耳朵眼快堵死(夸张)的人才会用……还有一副最大耳套,和本体自带的那个中号耳套都可以戴的比较舒服。只是大套相对低音更宏大一些。双节套设计的不符合我的习惯,就告别了。平生接触过的双节套似乎都与我无缘。
最后,关于杰士的耳套,最厉害的一点,或许就是物理降噪(耳套隔音相当好),不开音乐,光是塞入耳朵,就自动隔绝相当一部分的噪音。对比索尼的NC020,NC33,750nw这类被动降噪耳塞(需连具备降噪的walkman或手机),R6 Neckband的耳套在选对尺寸的前提下,已经具备了索尼被动式降噪耳塞的7分功力。如此通过耳塞腔体造型而自然形成的噪声隔绝,省电又方便。
这个地方的金属材质,给人感觉相当奢华。
侧面Klipsch的logo,古铜色和PU挂颈部分的车线色彩一致,实物透着贵气
说到挂颈部分的PU,这里面内置了电池等一些部件,手指捏压时会感觉很硬,厚度大概超出2cm。
R6 Neckband 、锤子坚果pro
R6 Neckband 、锤子坚果pro
这套组合,锤子坚果pro的高续航特性与同样高续航的R6 Neckband很搭,出远门,不会太担心两者中谁的电快用完了。内心很踏实。
与索尼Xperia手机
R6 Neckband 蓝牙规格4.0,支持APT-X、AAC蓝牙协议,如果你的前端设备支持APT-X、AAC那自然最好不过,索尼XPERIA高端机型自Z3+起,便支持LDAC,向下兼容APT-X\AAC这些,因此在与R6 Neckband的搭配过程中,音质的好感的确要更华美一些(相比坚果pro)。但坚果pro又有着长续航,不开屏幕的前提下听歌,手机本身掉电速度很慢,这比Xperia好很多。
总的来说,粗听的话,两者音质上,差距有,但并不大,可能也跟坚果pro更强劲的驱动力有关?
此外,很神奇的是坚果pro,连接蓝牙耳机是可以显示电量的,R6 Neckband同样可以。这一点让人满意。而索尼手机则不行。
包装正面
包装侧面
有关音质的,技术、参数可参考图片。频响范围和B&O的H5相当,都是不超过20Khz,灵敏度还不错,110dB,响度中低频部分贡献较大。R6里面内置双钕磁铁动圈单元,包装上写着全低音动态驱动器,看着够吓人。
包装盒背面各种参数,可供参考。
此外麦克风还应用了CVC 6.0技术,可对周边环境声中有规律的杂音有效降噪。这个技术个人并不熟悉,但蓝牙耳机在户外使用时,你的声音要想足够清晰的传到对方耳朵,还是需要一些过滤技术的。总之,从这款产品的很多细节可以看出,杰士考虑的已经很周全。
音质:蓝牙耳机的音质,这几年总的来说三个字:还可以。至少摆脱了数年前蓝牙耳机无音质的差评,这跟智能设备发射与接收端芯片和音频技术的提升不无关系,加之无线类产品是大势所趋,提升音质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另外,现在基本上,只要产品定价在200元以上的,声音通常都保挺不错,即便有瑕疵,比如某方面不够平衡,但对于非发烧友而言,已经是非常好了。如若对品质,对音质有更高需求,我觉得尽量考虑超过800元的吧。
关于R6 Neckband的主体R6,这只耳塞在2015年不只于日本获得了VGP奖,还获得了由英国老牌音频媒体what hifi给予的五星满分。甚至于今年夏季(就前几天)what hifi最值得买(Best buy)的100欧元以下入耳式耳机中R6又再次被提名。经典到不能再……
声音上特色非常鲜明,而不是随大流的三频均衡……,它的低频有着杰士特有的狠劲儿,力道相当充沛,是少有的拳拳到骨髓的那种低频,像索尼手机的clear bass,正负各十级,在连接R6 Neckband听歌时,即便你低音音效为0,这耳机也照样有着翻云覆雨的氛围感,甚至于把手机的低音调到-10,也能感受那最后一丝低频沉浸入心的醉意。传统评测中所用的量感,下潜在这只耳塞上,或是说杰士所有耳塞上都有些不太合适了。杰士的低频有着更多的维度去让你思考。
当然不喜欢这种低频的可能也有。但对于低音党来说,搞一条杰士耳塞还是有必要的,我听过的低音牛炸天的除了杰士的还有多年前汉声推出的木爵2,木质腔体,刚猛到要杀人的低音,但低频音色太硬了,导致影响耐听度,杰士的R6则柔和一点,低频猛,但不会那么“刚”,对于热衷节奏的音乐来说,耐听还是前提,所以R6的调音还是更老道。此外,若不是R6 Neckband蓝牙连接的设计,你尽可以在更高级的播放设备上享受它霸道如现场般的低音魅力。
杰士对耳塞的调音,历来强调中频和低频,带着一种顽固。另外,它并不只顾着低频,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手机低音音效减为负值后,人声、乐器的基音依旧有着坚实的轮廓,巍然不动。
用杰士听大多数流行乐,尤其男声、或是嘻哈乐,金属乐都有着不得了的爽快乐感,像最近热播的《中国有嘻哈》,用它听MC Hotdog这类男嗓,那清晰有力的中频和沉重感极强的低音所营造出的刺激感,真是没谁了。而同样是低音,同样都有量感的前提下,杰士的氛围营造仍旧独树一帜,有别于其他类似型号,70年的调音积淀深见功力。
R6 Neckband高频中规中矩,相对这几年出的一些五百元档HIFI入耳,它的高频并未有明显优势,对于女声、轻音乐、室内乐这些曲种并不会有欣喜感。
总结:PU混合金属的暗黑视觉设计,质感强烈的美式调音,舒适的佩戴,远超同类竞品的18小时续航以及神奇的“来电震动”和耳套自带的“天然降噪”属性,这些都是Klipsch R6 Neckband挂颈式耳机的独到之处。也符合其1500元档的产品定位。但也需要注意,这类挂颈式耳机并不是运动类耳机,佩戴它出门跑步是不舒服的,两边操控板一上一下打锁骨的感受,真是酸爽~~,除了运动不合适,其余场合,它倒是太合适了。
person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