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跑步评测室Vol.31|有碳板就能为所欲为——Nike Zoom Fly FK
——关于ZOOM FLY FK
说起耐克的跑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当家的PEGASUS系列更是出到了三十五代。随着跑友们的PB水平越来越高,一般的气垫慢跑鞋似乎无法满足高阶跑者们的比赛需求。于是,耐克在2017年开启了破二计划,并一同带来了4%及Zoom Fly等多款竞速几倍马拉松跑鞋。去年年底耐克又对Zoom Fly进行了升级, 新的FK版本应运而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Zoom Fly代,或者是1.5代。因为不论是鞋面还是中底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升级,唯独不变的是Zoom Fly系列的灵魂。
那么,Zoom Fly系列的灵魂究竟在何处呢?一双Zoom跑鞋没有气垫又为何能被跑友们追捧呢?它的松糕大底真的适合跑步吗?这一次的升级究竟是卖销量还是卖实力呢?且和我一同“铲”开这双Nike Zoom Fly FK的神秘面纱。
品名:NIKE ZOOM FLY FK
货号:AR4561-068
配色:黑/闪耀红/橘皮黄橙/月球粒子灰
价格:1169元
尺码:US 9.5
产地:越南
定位:竞速 缓震
重量:251g
科技:碳纤维板、React中底、Flyknit 编织鞋面、Ortholite鞋垫
跑鞋的外包装依然是我们熟悉的橙色鞋盒,正中间有一个耐克小钩。并没有什么采用特别的设计元素,与一般耐克跑鞋有所不同的是,鞋盒内侧加入了一小块海绵垫,着实有些奇怪。若是为了保护跑鞋,为什么不做一对呢?
跑鞋外观造型整体延续了上一代Nike Zoom Fly 家族的传统,也就是铲型中底的浮夸造型。鲜艳的橙色耐克钩放在鞋子内外两侧,品牌辨识度提升了不少。可以说这是耐克跑鞋中较大的Logo了。内外两侧Logo大小虽不一致,但是却也显得大方协调。在鞋面与配色上进行了较为大胆的升级,鞋面换成了Flyknit 弹力编制鞋面,配色也有原本的清一色冰蓝换成了黑橙,当然,黑白,白灰,白蓝等经典配色依然在售。我们可以看到,Nike Zoom Fly FK依旧是那样张扬的造型,超高的中底,仰起的鞋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一双专业跑鞋吗?但历史证明,这样的鞋型真的可以创造世界纪录。毕竟基普•乔格在2018年柏林马拉松上,就穿着耐克特质的铲型跑鞋刷新了马拉松世界纪录。而耐克近两年来推出这样造型的跑鞋一方面提升了自家的销量与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中高阶跑者对顶级跑鞋的喜好与需求。
耐克的Flyknit鞋面我想各位再熟悉不过了,引领一体织飞线横行跑鞋市场的跨时代产物。耐克的飞线科技发展了这么多年,Flyknit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FK也就是Flyknit科技)。整个鞋身的Flyknit织物的密度以及弹力是不同的,弹力部分主要分布在鞋舌,前掌及袜套部分。而中足后跟为了稳定与支撑,并没有多少弹力。Nike Zoom Fly FK上的Flyknit鞋面厚度适中,抗拉扯能力强,透气区域网眼较大。在保证透气性的同时有效延长跑鞋寿命,并能保证在高配速跑步过程中保持稳定性。
Nike Zoom Fly FK的鞋楦属于标准鞋楦,适合标准及瘦脚跑友。但我是宽脚,在穿着过程中,Flyknit还是比较友好的,在初级鞋面边缘的时候能让小拇指撑开。但如果你是超级大宽脚,建议选大半码。
如果鞋面是常规升级,那么我觉得Nike Zoom Fly FK 的小袜套则有些激进。在理念上是正确的,比较世界纪录同款及破二计划款都是袜套。但是Nike Zoom Fly FKK的内外两侧边缘都有些稍硬。刚上脚的时候踝关节会不太适应,穿短袜磨破皮一定是正常现象。因为袜套边缘比较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适应,尤其是对内翻与外翻跑者不友好。但令人欣慰的是袜套的弹力较高,即使是高足弓跑友也不用担心,因为鞋舌的弹力不亚于其他部位。
铲型中底无疑是Nike Zoom Fly志性设计,也是这双跑鞋的灵魂。在千篇一律的鞋型中脱引而出,不得不佩服耐克设计师的创新。有人说丑,有人说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中底真的适合刷PB。这一次的Nike Zoom Fly FK中底由Lunarlon换成了React泡棉,露娜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React的能力我们有目共睹,作为耐克这个时代的旗舰中底,在缓震与回弹上都有非常优秀的表现。
升级仅此而已吗?那就太小看这双鞋了,Nike Zoom Fly FK加入了与4%相同的碳纤维推进鞋板,注意是全掌碳板。(这里也可以给跑友们一个友情测试真假鞋方法,如果你买到的Nike Zoom Fly FK中底可以随意灵活弯折,那么不用想,一定是山寨鞋子)注入了全掌碳板的Nike Zoom Fly FK中底稳定性以及抗扭转性非常高,即使是用力,形变幅度也非常小。
鞋底在易磨损区域都加入了耐磨橡胶,在耐久性上有了足够的保证。不过鞋底凹陷的设计还是会比较容易沉积沙土,在路况复杂的地方跑步需要经常清理。
耐克毕竟作为国际大厂,这双来自越南的Nike Zoom Fly FK走线还是非常紧密的。透过鞋子内里,我们能看到光照射进去的网眼影子。在透气性上不用过多的担心。
鞋垫是耐克当家Ortholtic泡棉鞋垫,缓震好,吸湿能力强。但是与飞马系列鞋垫不太相同的是,Nike Zoom Fly FK的鞋垫稍薄了一些,一方面是为了减轻重量,一方面则是为了更好的获得地面的反馈。还有一处不同点则是一般耐克跑鞋鞋垫均采用网布的鞋垫层,Nike Zoom Fly FK的则是绒面,会更柔软舒服一些。
43码单只为250g+,如果单纯作为一双竞速跑鞋,还是算比较重的类型了。但毕竟4%才是主力竞速款。平民版Nike Zoom Fly FK这个重量也算是合格了。穿在脚上的感觉也算是比较轻盈的。左右脚重量差在3g以内,属于称量误差中。可见耐克的品控还是相当不错的。
第一次上脚Nike Zoom Fly FK的感觉就像是踩高跷,泡棉的松糕中底真的非常厚。前后掌较大的落差与仰起的鞋头,初次穿上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但是铲型的后跟却没有突兀感,这点好评。走起路来,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底碳板的存在,尤其是由后跟过度到前掌的时候,脚底下的碳板似乎给了一个惯性推进作用。中底因为升级为更加软弹的React泡棉材质,在舒适度上自然增加了不少。但是抗皱纹能力还是没有提升。几次穿着下来,中底已经全是褶皱了。
在路跑体验中,Nike Zoom Fly FK给予我的最佳反馈便是中底的超强缓震能力以及碳板的推进体验。在跑动过程中,双脚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中底的缓震反馈,无论是前掌跑法还是后跟过度跑法,React的缓震回弹能力都不错。但是因为前掌比较厚的原因,加速跑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10Km距离的测试当中,中底的表现良好,65KG的体重可以轻松踩开。这块中底磨合期非常短,一两次便能适应过来。而Nike Zoom Fly FK的灵魂则在于它的全掌碳板,因为碳板硬度高,抗扭能力强的特性。在跑动过程中会给予脚掌一个推进向前的微妙体验,非常的独特。但是全掌碳板的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就是这双鞋的功能性比较强,只适合跑步,而且对跑步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在我跑到复杂路况,如草地,土地等地时,会感觉中底不够稳,贸然加速可能会导致崴脚。而灵活性不够高的原因,也使得这双鞋不好做一些复杂的综合性跑步训练(如折返跑等)。几次的长距离跑下来,Nike Zoom Fly FK在透气性上表现的不错,没有闷脚的感觉。鞋面也非常的舒适,包裹性很强。但是这块中底的确很独特,需要一定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驾驭它。
在下坡跑或者起伏较大的公园路面上跑步也需要注意,因为中底较高的原因,容易产生不稳的感觉。速度稍微一快,很可能就会崴脚,而且因为Nike Zoom Fly FK的后跟没有硬质TPU,稳定性比较弱,所以下坡时一定要选择降速。
在塑胶跑道上,Nike Zoom Fly FK的缓震体验依然非常不错。回弹迅速,缓震有力。5KM的高配速拉练,15—20KM的慢跑体验都非常舒服。但是在小幅度的弯道跑中,后跟袜套的不足就愈加凸显,非常容易磨到脚踝,而且这种感觉非常明显。在多次穿着以后会稍微减轻一些,但是在弯道跑中,路跑过弯,身体内倾的时候这种感觉还是会比较明显。即使是很小的幅度也能感觉的到,这样的薄袜套没有一代的厚实海绵填充物来的舒适。
在抓地反馈上也还算不错,虽然没有我们常见的马鞋颗粒底。但是得益于Nike Zoom Fly FK鞋底多边形的橡胶,防滑性也相当不错。
总的来说,Nike Zoom Fly FK的的确确是一双好的竞速跑鞋。它很好的继承了铲型中底的灵魂,并非常有诚意的加入了全掌碳板。而因为这块与4%同款的碳板的助攻,这双Nike Zoom Fly FK的跑步体验也与其他竞速跑鞋一下子拉开差距,无论你喜欢与否,它所给你带来的体验绝对是耐克独家的。在中底材质的常规升级上,React的表现良好,相信会取代露娜为新宠。但再鞋面的升级上,虽然沿用了耐克较为成熟的飞线科技,但是在袜套部分以及后跟衔接位置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还是有些稍遗憾。可以说Nike Zoom Fly FK是一双好的竞速鞋,在整体用料与设计上符合国际线标准,而在很多细节部分也处理的很好,对得起它的价格。Nike Zoom Fly FK的发售价格为1169元,官方目前已经对首发配色进行了降价,869元即可入手,识货认证店铺还有更低价,大约在700+元。而一代目前价格已经跌到500元左右。作为新款,若以700+的价格入手还是非常合适的,毕竟有全掌碳板的诱惑。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双Nike Zoom Fly FK对路况要求比较高,最好的塑胶跑道及柏油公路或者平整路面跑步比较合适,否则会有崴脚的风险。关于尺码问题,因为鞋面轻薄及袜套高弹的特性,建议按正常码选购。
推荐跑步人群:全马330以内,日常高配速拉练,速度跑
推荐跑步场地:塑胶跑道、柏油路、平整路面
识货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