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识“实”物者——adidas的“球鞋救世主”:Boost球鞋怎么选
其实在2014年将Boost技术用在篮球鞋上之前,Adidas走入了一个奇怪的误区:团队鞋款之间差别并不大,无论是Crazylight还是Crazyfast都在减轻质量的情况下提升着速度和稳定性,但却因为缓震系统的缺失和Adipriene缓震系统的日渐弱势而将本已慢慢依靠D-Rose系列打出的复兴格局再度削弱。
这时候,Boost系统被运用在篮球鞋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Crazy Light Boost的推出为开始,一系列的球鞋开始进入市场并受到好评,Boost以其“轻质,缓震性能强大”而著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Boost球鞋作为自己的实战鞋款。
那么,究竟有哪些Boost实战鞋能够真正成为“实战好手”呢。
D-Rose 7
使用科技:全掌Boost
优点:作为Adidas现存最久的明星签名系列,D-Rose7自然是2016年最受重视的鞋款之一。而D-Rose7也不负众望,给我们带来了最高等级的科技配置和优秀的实战体验。
全掌Boost塑造的舒适缓震可能已经无须多言,后跟的TPU模块和紧致的后跟包裹使得球鞋的保护性大大提升,而Primeknit版本(部分市售配色)的D-Rose7也在减轻质量的同时增加了贴合度和支撑。如果说2016年Nike最具性价比的鞋款是Kyrie 2的话,那么2016年Adidas最具性价比的球鞋Top5必定会有D-Rose 7的名字。
缺点:耐磨较差,不适合外场球员,对后跟包裹较紧会使得穿脱较困难,实战可能有不适。全掌Boost会导致启动稍慢。
适合位置:全位置球员,经常有突破或者跳投的球员可以选择。
D-Rose 5
使用科技:3/4掌Boost
优点:说到D-Rose 7,D-Rose5其实也是一双不错的实战鞋,6代虽然也使用了前后分掌Boost但是因为鞋面偏硬偏重使得球鞋有点鸡肋,但D-Rose5却在鞋面的处理和保护的设计上做得很好。
3/4掌Boost平衡了启动与缓震,使得球鞋具备了作为后卫鞋需要的中底需求。中底延伸至后跟及脚踝两侧的TPU搭配塑料保护板块给后跟及脚踝提供了充足保护,延伸至前掌的布面/皮质鞋面联合内靴提供了优秀的包裹及纵向稳定性。作为最早开始大面积使用Boost的球鞋之一,可以说D-Rose5是Adidas逆袭的开端也不为过。
缺点:大底过薄导致部分鞋款耐用性不足,部分鞋款配色透气性不足,限于鞋底面积设计,横向稳定性较差。
适合位置:突破型后卫及小前。
Crazylight Boost 2016
使用科技:全掌Boost,(部分配色)Primeknit
优点:作为2016年的实战鞋话题作之一,Crazylight Boost 2106成为了adidas开启今年“疯狂一夏”的序曲。
以分区TPU和牵引带达到保护和包裹的效用,并以中底Boost提供优秀的缓震。虽然也分有代Primeknit和马牌橡胶大底的配色版本用来提升包裹感和抓地力。作为2016年少有的低帮高端实战鞋款,一改前作的“求轻不求强”,Crazylight Boost也开始进入了类似Hyperdunk的“高配之路”。
缺点:耐磨性普遍一般,鞋面上的TPU鞋带扣容易损坏。部分配色不跟脚。
适合位置:偏跳投型后卫,站桩型内线
Lilard 2 Boost “All Star”
使用科技:后掌Boost
优点:作为Lillard 2的“高配版”,这双Lilard 2 Boost “All Star”的配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为了使得球鞋搭配Boost而让中底采用了Crazylight Boost2015的设计,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前掌的启动速度。Primeknit鞋面搭配Techfit内靴的搭配也让球鞋的舒适度和包裹性十分出色。(另一款“彩红配色”鞋面使用的是Textile upper材质,虽然也十分轻质但是更多注重耐用性的提升)
也许高昂的价格会让你觉得无法下手,但是Lilard 2 Boost “All Star”优秀的性能绝不会让你后悔。
缺点:采用的是类似Crazylight Boost 2015的大底纹路和设计,耐磨性限制使得其不适合水泥地实战。前掌失去Bounce启动加快但是缓震性能减弱。
适合位置:跳投型后卫,移动型后卫(跑动较多但对速度的要求一般)
Harden Vol.1
使用科技:全掌Boost
优点:作为哈登在adidas的第一双签名鞋,其重量可谓一般。在进行了对哈登的运动测试与参与设计之后,哈登1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
Harden Vol.1的全掌Boost被中底由外侧包裹提升了Boost的稳定性,而无论是鞋舌一体式的鞋面提供的优秀包裹,还是鞋罩提供的前掌保护都能算是十分新颖的设计。如果adidas对于Harden Vol.1的宣传主题是“与众不同”,那这双鞋可以说是与众不同得十分出彩。
缺点:纹路设计使得抓地力较差,作为一双发售价1399-1599的鞋款脚踝保护一般
适合位置:全部后卫,脚踝伤病者慎用。
Futurestar Boost
使用科技:后掌Boost
优点:作为Crazylight Boost 1的“同期生”,这双于2015年全明星时期推出的Futurestar Boost成为了当时邓肯征战全明星的低调鞋款。但是作为少有的adidas锋线鞋款,它也成为了当年许多内线球员的选项之一。
后掌Boost提供的缓震性能依旧不必多言,而与D-Rose相似的大底设计也保证了一定的抓地力和较为优秀的启动。鞋面的“贝壳头”前掌和后掌支撑TPU也保证了球鞋的优良保护性。作为一双面向中端市场的锋线鞋款,Futurestar Boost也是值得内线球员放入选购清单的球鞋之一。
缺点:耐磨性不容乐观,鞋面透气性较差,大底抓地力存疑
适合位置:站桩型内线、地板流内线
Crazy Explosive
使用科技:全掌Boost,Geofit内靴,Primeknit鞋面,
优点:内线鞋一直是现代球鞋界的空洞地带,而Crazy Explosive使得Adidas终于拥有了占领这片高地的武器。作为维金斯的代言鞋款,这双承载了许多优秀科技的Crazy Explosive可以说是不亚于D-Rose 7的一双实战鞋。
Primeknit提供了良好的跟脚性能及支撑的同时,内置的Geofit内靴也能保证球鞋优秀的包裹及舒适度。全掌Boost被外底牢牢包裹拥有了足够的缓震及稳定性,而大底TPU则很好的扮演了承接和抗扭转的角色。如果你的新年鞋款还没有定论,不妨试试这双Crazy Explosive。
缺点:耐磨性是大问题,球鞋横向稳定性略有欠缺。
适合位置:突破型前锋,暴力型后卫。
吾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