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实战测评丨JORDAN WHY NOT ZER0.1丨ROGER prod.
识货君:
《评测ALLSTAR》栏目再次迎来最新成员——韦德的铁杆粉丝,喜欢WOW韦德之道的ROGER prod.
从2014年开始,通过球鞋评测,ROGER prod.开始了自己与球鞋之间的故事。
在停更半年之后,ROGER prod.重新启程,他会带来什么评测内容,敬请期待!
ROGER prod.:
回归后的第一期,也是入驻识货的第一期。
在此之前有几件事需要交代:
风格:我的测评风格偏向于朴素,实战镜头比较少也经常被诟病,但这其实是受制于拍摄水平和制作成本的原因。我一直坚持给大家带来干货,最直接的,希望所有人在看完我的内容之后,至少对测评对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帮助大家做购买选择。一个萝卜一个坑,我的风格不会变,就看大家的口味了。
逻辑:原来我的实战测评都是以:抓地、缓震、包裹、舒适性、支撑五个性能点进行测评,但我还是觉得层次不够鲜明。未来的测评逻辑将进行调整,以优点和缺点两个大项,对五大性能进行分类,且在两大类中越靠前的,其优、缺点的体现就越强烈。
语言:每个人都有先天或者后天的语言特点,关于这一点的调整是最为困难的,也是个人认为最没有必要强求的。我的语言特点只能如此,希望能够接受的朋友继续支持,接受不了的我也没有办法进一步去迎合,在此说一声抱歉!
不想耽误正题,以下进入测评:
优点
支撑:夸张的Phylon材料包覆,使得后跟的支撑非常变态,加之鞋子前部包裹于一层塑胶包皮之下,脚在鞋腔内几乎得到了360度的完美支撑。事实上,这种支撑配置已经过剩了,因此,虽然没有碳板或者TPU的支持,鞋子的支撑性能,包括抗扭转性以及防侧翻性,都已经达到了几近完美的水平。另外,高高扬起的后跟以及长长的鞋舌在魔术贴的帮助下对脚踝进行“前后夹击”,与带上护踝的感觉几乎无异。
包裹:包裹和支撑本来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性能。这双鞋后跟的包裹得益于内衬的厚度以及立体裁切的设计(上厚下薄),后跟可以完美契合鞋子内腔的造型;前掌的包裹得益于塑胶包皮,脚在鞋腔内的自由度大大降低,包裹性能直线提升。
缓震:千元以下的球鞋,配置全掌ZOOM你见过几双?光是配置就已经足够良心了。当然一码归一码,鞋子好不好和配置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双鞋的ZOOM位于外底附近,稍远离鞋垫,因此软弹感受不会非常明显,但也足以感受得到。这种配置模式,于我而言最合适不过了,得到足够的场地感的同时,又不失“重压之下”的快速缓冲,非常适合爆发型、力量型的后卫。
抓地:源于AJ正代,曾一度担心这双鞋的抓地可能要和31、32站队了。但事实上,同心圆辐射以及高密度布置的纹路,使得这双鞋的抓地性能相当不错,一改近几年正代“溜冰鞋”的现状,值得褒奖。
缺点
舒适度:三个问题:一是魔术贴太薄,上端硬且锋利,割脚;二是前掌包皮压迫过于严重,脚背高的选手谨慎尝试;三是透气,MESH加包皮,密不透风。
总结:
总的来说,ZER0.1是一双好鞋,纯得不能再纯的实战鞋,甚至我对这个系列也充满了期待,推荐购买。
ROGERpr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