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NBA季后赛落下帷幕,金州勇士队累计4年3个总冠军(2015年至2018年)的高效夺冠率,不得不说“勇士王朝”已经来了。现役球员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全能型球员不乏少数,同时勇士“死亡五小”的战术似乎宣告“小球时代”已经到了。“小、灵、快”之风成为联盟争相模仿的趋势,甚是联盟现役准中锋都有一手好后卫功夫,比如安东尼-戴维斯等。小球时代,开始速度至上了,今天小编推荐几款近几年还不错的突破型后卫鞋款。
优点:启动优秀,前掌EVA橡胶在瞬时发力脚感很舒服,能提供减缓的同时不牺牲反应性,以至于启动性很快,启动第一步丝毫不拖沓;抓地力优秀,抓地力可谓是变态级别,外底同心圆纹路设计,各个方向无死角不打滑;耐磨优秀,外底XDR用料比较耐磨,外底寿命相对更长;保护好,大脚趾保护到位,实实在在的中高帮再加绑带设计提供更多的保护。
缺点:缓震差,前掌EVA橡胶+后掌马蹄小ZOOM+Ortholite鞋垫+外底结构,看似东西挺多,但是实战下来,小编曾经受伤的膝盖隐隐作痛,总之,减震不够,膝盖来凑;透气性差,实战后多少有点闷脚,透气性有待提高;随着实战马路穿着,外底逐渐消耗,脚感会随之下降,导致越来越硬。
适合位置:小灵快的急速突破狂魔。
优点:优秀的透气性,对于大面积HYPERFUSE透气面足以保证鞋内良好的透气性;启动良好,由于“麻将”ZOOM AIR气垫(中底前后麻将ZOOM AIR气垫)不影响突破第一步鞋底形变的启动,故启动感觉不到多少ZOOM的存在,无下陷感不拖泥带水,毕竟面积在那呢;舒适度高(穿着体验优秀),全掌内靴加一体鞋舌的设计,上脚非常舒服,甚至有点不像篮球鞋得舒服,尤其是后跟海绵,非常充实饱满,前几次穿脱可能有点费劲,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后,即使不系鞋带,包裹也很好。
缺点:缓震略差,美中不足还是缓震欠那么一点点,虽然前后“麻将”ZOOM AIR气垫,但上脚不明显,还是要踩踩后脚感才能逐渐发挥出来,然而,不要期待“踩泥感”;
适合位置:体重中等及以下,习惯突破和变相动作,对脚踝保护要求较小的球友(夏季实战好鞋)。
(相对普及率较高,上NCAA款图片)
优点:透气优秀,鞋面采用BLENOEO YARN混合纱线鞋面,白色透明的透气设计类似NIKE的HYPERFUSE面,实际透气效果理想。包裹性优秀,动态织带系统在加上一体鞋舌全掌内靴很好的包裹双脚。前后缓震定位准,前掌梯度双能+后掌S-PAD缓震,前后掌脚感分区非常明显,典型的前“韧”后“软”的配置, 启动非常顺畅,后掌缓震到位。
缺点:略重,重量分配也有点悬枢,如果鞋面与中底分离的话,鞋面比较轻,中底相对就重了一些,造成松开鞋带后,有点不跟脚;前掌梯度双能加速科技是“双刃剑”,启动快,但是缓震差;支撑性差,后跟无TPU支撑略弱,不建议高强度的比赛穿着;外底橡胶较软,本身不是硬质外底的用料,建议水泥场少打。
适合位置:体重中等,习惯突破对脚踝保护要求较小的球友(夏季实战好鞋)。
优点:透气良好,一体鞋舌与透气内靴设计,加上鞋头与鞋身区域透气网,总体效果不错;启动良好,鞋子整体较轻,加上前掌中底2.5条凹槽增加灵活性,启动迅速;抗扭良好,真实碳纤维支撑板,长度不会影响到前掌灵活;性价比高,定价569现在实际二级市场200出头,尺码还是比较全,对于篮球初学者是首选。
缺点:缓震略差,中底采用全掌BOUNSE+材质,但是实际脚感调校的略硬;支撑略与包裹略差,鞋面采用大面积热熔材质加上整体海绵填充不足,特别是后跟跟腱处略高,脚踝处有点空,不过一双厚实的毛巾袜再翻下来可以解决;耐磨一般,音速4外底纹路属于突出于外底的“突出纹路”会增加损耗,与Air Jordan M9的前掌突出的气垫位置一样,虽增加场地感,但是会首先消耗,加上纹路较浅,不建议水泥。
适合位置:对缓震需求不大突破型的球友。
Nike Hyperdunk 2014
优点:透气性优秀,鞋面与鞋帮尽可能多的使用FUSE设计,加上鞋带孔处开窗程度尽可能延伸至鞋头以露出更多的鞋舌,充分考虑到夏季实战的需要,尽可能得保持鞋内清爽透气;启动优秀,鞋底纹路对发力点有考虑,加上鞋子较轻,启动第一步迅速无拖沓之感;鞋舌V型设计,提供更好的贴合同时也防止鞋舌跑偏;控制飞线外露程度,修正了上一代Nike Hyperdunk 2013飞线外露过多导致不必要的损耗与意外割断。
缺点:缓震略差,沿用前两代的前后lunar缓震材质,新鞋缓震还算可以但是回弹就不如ZOOM AIR来的实际;中底科技耐用性堪忧,大部分实战朋友反馈lunar缓震耐用性较差,随着实战一段时间,发现lunar缓震性能就没有开始穿那么软了,算是顽疾了。
适合位置:相对比较综合,标准团队鞋,夏季实战好鞋。
Jordan super fly 2017
优点:包裹优秀,支撑条包裹,脚型合适的话可以达到“人鞋合一”; 启动良好, “大数据外底” 围绕几个 受力点类似水面涟漪开来而设计的外底,实际发力点与鞋底受力点接近完美契合;同款多版本,Jordan super fly 2017版本细化还是比较贴心,透气性Mesh面款和麂皮面款之分, 耐磨性有更高的需求还有XDR版。
缺点:防外翻差,圆润的中底向鞋面延伸的防外翻设计实际突破变相时勉强够用,其程度几乎在临界点上,变相达人慎选;缓震一般,虽是全掌内置REACT中底,前掌略硬,后掌缓震与反馈较好;舒适度一般,“外一体鞋舌”设计导致舒适度降低,鞋舌存在于鞋帮外面,这样的设计即使存在鞋舌部分的设计也接近“退化”的摆设,此款丧失了上鞋舌为穿着者调整与浮面角度而达到的舒适感,实战中鞋舌位置略空或者说鞋舌的海绵没有提供到应有的舒适,需要时间适应;鞋带总长略长,实战中甩来甩去的。
适合位置:中等体重的打发多样的小前锋与突破型后卫。
2014年至今,还有许多优秀的突破型后卫鞋款,很多篮球鞋不单单只为某一位置球员服务,甚至同款鞋胜任场上多个位置,推荐鞋款也越来越模糊,由于文章篇幅限制,抛砖引玉推荐以上几款,希望能与鞋款穿着者产生共鸣,而对球鞋观望者提供更多的选鞋信息,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指正。
弋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