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识货APP
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TANK测评】UA Anatomix Spawn 1 vs 2 新品牌的崛起

2014-11-06 14:26:00
|
14 4
直达链接 运动鞋频道

Under Armour是依靠排汗一流的紧身运动服发家的品牌,发展到现在,UA市值已经到达了一百三十亿美元,晋升运动品牌的巨头之一,今年北美销售超越ADIDAS成为第二大体育品公司。其品牌下的库里战靴如今已经出到第二代一直延续着不错的口碑,一起看看 @TankKong20 带来的1、2两代战靴的对比评测,见证UA品牌的崛起

【虎扑识货独家】千万别错过!最新最全的天猫双十一抢货清单!  错过一天再等一年

求鉴定?求搭配? 来识货问答吧!各种大神帮你解决一切困惑!

原文作者:TankKong20
 
 
    Under Armour是依靠排汗一流的紧身运动服发家的,CEO兼老板是前马里兰大学橄榄球运动员凯文·普朗克,姓和咱们现在流行的平板支撑是一个单词。发展到现在,UA市值已经到达了一百三十亿美元,晋升运动品牌的巨头之一,今年北美销售超越ADIDAS成为第二大体育品公司。现在国内专卖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UA篮球鞋在上赛季的大量曝光以及夏天试图从NIKE抢走杜书包的惊人举动,新的运动巨头的一只触手已经悄然地盘上了篮球鞋市场这座大山,只不过现在抓到的还只是山脚罢了。

 

好吧回归主题。上赛季UA主打的Anatomix Spawn (AS) 好好地火了一把,相信JRs都对这双鞋不陌生,这还是多亏了库里的功劳,以至于JRs不一定知道这双鞋的原名反倒是直接以库里相称。这个赛季库里被用去代言ClutchFit Drive了,全力推进新的鞋面科技,所以AS2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公司”忽略”了。原本并不想去写这一次对比测评,因为以为真的没什么好写的,可是上脚实战后这个想法也就随之消散。那么问题就来了,挖掘,不,AS1和AS2哪个强?我想说的是,请看下文。

 

外观:8.0 vs 8.0

在AS1刚出来的时候,夸张的鞋面设计以及酷似HF2011的外形就吸引了无数的眼球,加上根据不同代言人设计的配色的推出,UA瞬间被搬上了台面。AS2最大的不同就是表面的”Spawn”那些网面结构被新的一层塑料材质覆盖了。其他的地方也因此变得凹凸不平,不同于上一代摸起来相对平整的感觉。除了内侧新增一个,其余Logo的位置都没有改变,前掌部位的Logo处不再是鞋带的穿孔。值得一提的是鞋子搭配了五副鞋带供跟换,让我想起了当年的ADIDAS Pro Model。

“你怎么又买了双一样的鞋” ? 这是哥们见到Spawn2的第一个反应。如果把HF2011再算进来,一个不玩鞋的人还真不大看出三双鞋到底有什么不同。算了,不吐槽了,再说隔壁阿迪家不是每双鞋都差不多吗?哈哈。说实话二者还是有细小的差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

舒适性:6.5 vs 8.0

AS1和2入手都是US10,LZ的码是9.5,可1在最初穿上的时候中足部分有些许被挤压的情况。2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内部空间相对宽敞,即使绑紧鞋带也不会感觉挤脚,不过还是推荐买大半码。由于1的网面能直接和足部接触到,舒适感并不如2的材质贴合地好。中底配置都相同,很不错的脚感。2的后跟设计从1的凹槽改圆滑甚至有些突起,不过在实战中还没有出现不适。

抓地性:9.0 vs 9.0 

大底并没有改变多少,纹路位置都是一样样的。可以确定的是纹路非常细腻,安排的方向和位置都非常合理到位,应付各种场地的摩擦摩擦,摩擦摩擦都是没有问题的。

减震性:7.5 vs 7.5

Micro G缓震胶是UA主打的缓震科技,广泛运用到了所有能用到的地方。下面做一个与主要缓震胶的对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贴地,掰开大底可以直接看到缓震胶。整体来讲Micro G是一个综合实力比较强的缓震胶。

 
 

 灵活性: 8.0 vs 7.5

Micro G的厚度比同级缓震胶要薄30%,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使足部更加贴地。Micro G在AS前掌的运用相较于其他篮球鞋还要薄一些,自然而然就要比其他篮球鞋更加具有灵活性。相较于AS 1, AS 2算是重了一点,但是整体上还是非常轻便,这点重量真的不会在乎那么多。虽然实战中鞋带全部系紧,两双鞋都不至于阻碍足部的灵活性,AS 2更为坚固的鞋面倒是稍稍有影响,但是带来更多安全感。

稳定性:6.0 vs 7.5 

两双鞋中底抗扭转都使用了结构独特的TPU,从前掌延伸向外侧至后跟,非常特别的设计,实用美观。稳定性是AS2最大的改变。前面说到了AS2的鞋面更加坚固,这一点也是为什么AS2比AS1更加打动我的原因。AS1的鞋面更多采用网面,导致支撑处过于柔软,而AS2在整只鞋身都提升了鞋面稳定性,尤其是脚踝支撑处的改进,鞋面不仅坚固更加富有弹性,这是有脚踝老伤的JRs希望看到的。其次的一大改进就是前掌的中底。从图片可以看出,AS1将大底分割成了许多部分,而之间的沟壑很深很明显,这无疑在运动中减少了大底与地面整体的接触,增加了不稳定性。AS2则填补了这些沟壑,使得实战中前掌更像一个整体而非独立单元,将稳定性大大提升。

透气性: 9.0 vs 7.0

仔细对比就能发现,AS1提供的是大片大片的网状材料以提供上等的透气性,但是鞋舌却没有一个口能吐气。AS2 看似有大片网面,但实际上却被塑料薄膜给覆盖住了,只透出一些小孔来供呼吸,而大大的鞋舌却布满了网眼,和1的反差非常大。尽管如此,两双鞋的透气都已经非常给力, 尤其是AS1, 当时做出来就是拿来和NIKE HF系列作比较的。

耐久性:6.0 vs 6.5 

AS整体上还是一双中端篮球鞋,虽然被库里来代言,价钱也不会太高,但是你让鞋底细腻的纹路如何适应外场的摩擦摩擦和JRs魔鬼似的步伐?如今的球鞋都将大底做的越来越细,可是却忽略了外场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怎么打外场的缘故。鞋面做工的缘故还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开胶的现象。AS1与AS2的鞋头网面都容易出现折痕,因为太过于柔软的缘故。

 

总评:7.5 vs 7.7

话说这个年头鞋子的做工怎么都这样?JRs都在抱怨品牌的黑心,但是劳工的成本上去了是真的,每双鞋的毛利还是要受控制的,毕竟球鞋文化和球鞋买卖是两码事,就像看NBA和看NBA的产业是两码事一个道理。好吧,我想说的是质量真是不咋地,溢胶的溢胶,脱落的脱落,这是在我买第一双AS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大底无情的脱落了。后来又从OUTLETS淘了一双回来质量反而更好。

AS2今年出来的价格居然比AS1要底上一些,或许是因为大批量生产相同的东西降低了成本,另外就是Torch也已经出到了第三代,而中、大底也都是完全相同的。这种运作模式非常值得借鉴,一方面降低了成本,一方面还可以做一些改进。一直以来都是做一个科技用一会就丢的ADIDAS近些年日子不好过,可以尝试一下此类的方式,话说为什么不能试试将BOOST和Crazy Quick大底结合起来呢?

 

如果有任何关于球鞋的问题欢迎通过微博发问,TANK会尽量解答。如果您认为这篇帖子有帮助到您,或者只是觉得还不错就请帮忙点个推荐吧!码字不易!不胜感激!

 

谢谢大家的支持!TANK 会继续出更好的球鞋测评!

历年很多的测评贴:请戳这里

快捷购买
现         价 0
促 销 信 息
请   选   择 颜色 / 尺码
识货推荐
【TANK测评】UA Anatomix Spawn 1 vs 2 【TANK测评】UA Anatomix Spawn 1 vs 2 新品牌的崛起
14 4
直达链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