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精选 西方当代剧作《奥利安娜》 北京站 177元起
鼓楼西5周年开幕大戏:西方当代剧作《奥利安娜》第一幕激怒了女性,第二幕激怒了男性,第三幕激怒了所有的观众,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戴维·马梅特编剧《枕头人》《审查者》导演周可执导,是性骚扰?还是伪善的政治正确?还是两性关系的不可协调?
故事梗概
一位即将获得终身教职的大学教授约翰,在正忙于处理新房子的问题时,卡罗尔,一位因学习成绩差倍感焦虑的普通女学生来拜访他,她希望能经过教授的指导,通过考试。一方是名利双收,执掌学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生杀大权"的教授,另一方是自卑敏感,渴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女学生,一次看似平常的教学指导,却导致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性骚扰"控告……
编剧简介
戴维·马梅特(David Mamet),美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和导演,被誉为"21世纪初美国最好的戏剧作家和影视剧作家"。电影作品包括《邮差总按两次铃》《杀与捕》《摇尾狗》《浪人》《汉尼拔》等,话剧作品有《鸭子变奏曲》《芝加哥性堕落》《美国野牛》等,除此之外,还创作有多部优秀散文、小说、诗歌。戴维·马梅特以其独特、强烈的"马梅特"语言风格自成一格,在话剧及电影领域都倍受推崇,其剧作曾先后获纽约剧评人奖、普利策奖和托尼奖,在美国乃至世界戏剧领域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戴维·马梅特的《奥利安娜》(Oleanna,1992)是美国九十年代以来一部最具社会争议的剧作。他以"性骚扰"这样敏感的话题引发人们的关注,给了观众们从未有过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剧终后人们涌出剧院,依然在争辩。这究竟是性骚扰?还是伪善的政治正确?还是两性关系的不可协调?该剧用一贯独具风格的戏剧性语言,充满张力地表现了复杂的社会现实及人性,体现了诸种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对现代教育制度的质疑与思考。这部以大学师生性骚扰指控为故事的剧作由马梅特执导一九九二年五月首演于麻州剑桥,同年十月,仍由他本人导演的纽约版《奥利安娜》在曼哈顿下城的奥费姆剧院公演。话剧版演出后,该剧本又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如今包括新加坡、香港、台湾在内的所有的华语地区都竞相上演此剧。而在国际舞台上,它从纽约出发,在英国伦敦、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墨西哥、德国等多个国际地区上演。
导演简介
周可
知名话剧、音乐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可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
代表作品:《枕头人》《审查者》《婚姻风景》《晚安,妈妈》《情书》《谈谈情,说说谎》《桃姐》《怀疑》《萨勒姆的女巫》《花木兰》《邮差》《梦幻骑士--堂吉诃德》(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音乐剧)等。
演员简介
周野芒
中国戏剧、影视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
参演过的话剧主要作品有《三剑客》《马》《中国梦》《长恨歌》《正红旗下》《歌星与猩猩》《李尔王》《浮士德》《无人生还》《意外来客》《游戏》《高考1977》《怀疑》《枕头人》《杀戮之神》《老大》《万尼亚舅舅》《黑鸟》《死亡陷阱》《毒》等
孙语涵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
主要话剧作品有《那年我学开车》《蓝马》《消失的新郎》《奔跑吧,小百合》《万圣节游戏》《第十二夜》《糊涂戏班》《电视节目》《面包树上的女人》等
主要电影作品有《上海新娘》《我的男友是甲方》
主要电视剧作品有《亲·爱的味道》《上锁的房间》《淑女涩男》《我的前半生》等
外媒评价
这是一场男人和女人之间冲突的爆发,它一语中的地证明,当自由的思想和表达受到威胁时,不会有胜利者。
--《独立报》
卡罗尔近乎低能的行为是否本来就是精心策划的圈套?或许她完全只是一个身处于说着奇怪术语团体中的笨蛋学者?又或许这一切仅仅是马梅特在轻率地玩弄自己身为作者的职责?
--美国文学评论家John Simon
约翰和卡罗尔进行的是一场相当于原始权力斗争的肉搏战。如马梅特先生一贯的风格,这场斗争的工具是激烈的、高度精炼的对话,完全不受文学修饰或虚假戏剧的阻碍。
--《纽约时报》Frank Rich
背景介绍
剧名源自十九世纪欧洲理想主义者企图在美洲大陆的荒原上建立并实现他们的乌托邦梦想。世界著名挪威小提琴家奥利.布尔(Ole Bull)同他母亲安娜(Anna)1852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为挪威移民们买下了一块殖民地并将它创立为一个他们梦寐以求的乌托邦社区,这块乌托邦社区被命名为"新挪威" ,也被称为"奥利安娜" (Ole-anna)- 奥利和他母亲安娜两人姓名的结合。"奥利安娜"的历史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但奥利.布尔的乌托邦梦想最终失败了,他的失败成就了一段充满了戏剧性并且无比痛苦和辛酸的故事。1955年美国民歌手皮特.西格根据挪威民歌集译写了这首民歌《奥利安娜》。马梅特在他《奥利安娜》一剧的开头引用了这首民歌中的一节,"啊,去往奥利安娜,/ 那是我向往的地方。/ 谁愿被束缚在挪威 / 拖曳着奴役的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