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指南 好物指南Vol.1:户外骑行发烧友?神级装备指南要不要! 资深驴友必备用品
又到了放假休息的美好时光,忙忙碌碌的都市人利用休息时间,穿上酷酷的骑行服,骑上心爱的自行车,或三三两两,或加入某一个车队,在速度与力量中释放压力,释放心情。
你准备长途骑行吗?你知道骑行都有哪些吗?你的骑行装备准备齐全了吗?今天我们来推荐如何选则骑行的装备,什么样的装备能更加适合你自己。
下面介绍一些长途骑行的必备物品清单。
1.自行车
自行车是骑行最基本的装备,一款强度大、 制动力和避震能力强的车子,是旅途最忠 实、贴心的伴侣。自行车主要分为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折叠车。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类型。
山地车属于全能型自行车,对道路条件没有要求,对于复杂的路况通过性非常好。专业一般有29寸和27.5寸。
公路车,相较山地车,从名称可以看出公路车对道路就有挑选了,它更适合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驰。公路的轮胎一般是没有齿痕的,而且相对细窄,这样的设计让公路车在平坦的公路上更能发挥优势。
如果说山地是汽车类的越野车的话,那么公路就属于汽车类的轿跑了。
2.驮包
相比骑行背包,由于骑行驮包稳固性、安全性较高,容量大,可容纳各种物件,拆卸方便,长途骑行时选择骑行驮包是利大于弊的。同时,驼包的面料要结实、防水(TPU面料全防水)。由初级长途旅行到中级旅行再到专业的长途旅行。
0-200km的初级长途骑行时,我们并不用带太多的东西,只是简单的维修工具以及平时随身携带的一些小物品即可。
300-500km的中级别长途旅行,此时的我们要完全考虑到所带的行李要足以完成3-5天的骑行需要。路途中必备的车辆维修工具。备胎等。换洗的衣物。都要充分准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驮包内的东西会比初级骑行是增加不少重量。但整体说来,重量也就在20kg以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将整车前后配重。只采取后货架载物方式即可。
600km以上专业长途骑行。对于专业的骑行爱好者来说,在拥有了充分的体能以及中长途骑行经验后。长途骑行一般都能轻松入手。所以,帐篷。睡袋,防潮垫。冲锋衣, 速干内衣,维修工具,备胎,打气筒,必备药品等这一系列物品都会存放在驮包里面。此时。驮包的整体重量会达到40kg以上。为了安全的骑行。则更多人进行负重平衡。采用前后驮包架均衡整车的配重方式来完成此次的骑行。
3.码表
码表用于显示若干骑行数据的电子设备,比如当前速度、骑行里程、骑行时间;高端码表还带有海拔、气压、坡度等。一款优秀的码表应该具备计算准确、作工合格、一定程度的抗震和防水性能。
有线码表响应速度小编个人认为优于无线的,价格便宜,运行稳定。据说耗电量要低于无线。缺点:在林间道路穿行的时候容易让表盘与磁感的连接线挂到树枝。车首部分看起多着一根线,稍显凌乱。
无线码表常见的有两种。第一是蓝牙连接代替数据线来连接传感器和主机,再通过设置好的轮径计算出速度。第二是gps码表,通过与gps卫星连接计算出当前速度。优点:车首美观。缺点:价格不菲。
4.骑行衣裤
骑行衣裤选择长袖或短袖皆可,但面料一定要具有良好的排汗性,且快干舒适;穿合适的骑行裤能够有效地缓解屁股疼痛。
5.鞋子
防水厚底的登山鞋,骑行给力不怕雨水。由于路况和坡度情况不确定,登山鞋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锁鞋最大的用处,就是把双脚于踏板上的位置固定住,一来,可以矫正原来因个人姿势不良而走位的位置,二来,确保你的脚在踏板上不会移位。利用卡踏、锁鞋与扣片的环扣关系,扣片装于卡鞋底部,再对入卡榫后下压卡住,肉掌直接对应踏板中心位置。而且穿一般鞋子的车友一定注意到有时速度快的骑行,脚易滑落踏板外,导致全身重心偏移骑行偏轨易摔车,这个情形特别容易在下坡时出现,非常危险!所以穿上锁鞋固定好踏板就不会发生这种问题,只是要注意上路前的脱锁熟悉度要足够。但是锁鞋也有他的缺点长时间穿包覆性紧且加上鞋底硬的锁鞋,让腿部肌肉更为紧绷,可能会脚麻,所以挑选一双符合自己脚型与大小的锁鞋最为重要,在穿上锁鞋也须调整好紧度,才不会因为过紧而挤压脚部血管,造成血液循环不佳,最后骑到抽筋也吃不消。
6.骑行眼镜
骑行眼镜不是用来装酷的,也与太阳镜不同,它不仅能防紫外线,还防风、防飞虫。选择骑行眼镜时,除了佩戴舒适之外,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镜片颜色。
炫彩镜片,有透明炫彩也有深色炫彩,采用了炫彩镀膜,能够反射更多的光线,下雨天、阴天都适合使用。
茶色镜片,可以吸收紫外线及红外线,能够过滤掉大量的蓝光,而且能够阻挡放射光,一般白天都是很适合佩戴的。
蓝色镜片,蓝色镜片可以提高视觉对参照物的对比度,适合于雾天,或者是能见度不高的天气,这种环境下配戴可以提高安全度。
透明镜片,带有淡淡的黄色,可以挡风或防雨,减少眼睛干涩进而减少结膜干燥症的发生。
深颜色的镜片能够阻挡部分可见光,很好的减少强光对眼睛的伤害,所以如果处于强光的环境下,或者是阳光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偏光的深颜色镜片,眩光、反射光等刺眼的光线都可以过滤掉,视野清晰柔和。但是如果光线不适特别的明亮的话,不要佩戴深色系的镜片,否则视野只会更暗。这种深色的镜片主要有黑色镜片。
黄色镜片,适合于昏暗的环境下、晚上骑行的时候佩戴,因为它可以增加周围光线,减少镜片光反射,提高参照物的参照亮度,视野清晰。虽然骑行眼镜的色彩多种多样,但是购买的时候除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之外,一定要买正规的,否则劣质的对眼睛的伤害更大。
7.骑行头盔
很多人忽略了骑行头盔的重要性,其实它对保护骑友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撞,防止树枝、飞石等击打,分流雨水,透气,提速,防晒。在头盔上贴上反光标志,还能在夜间骑行时防止误撞。头盔的确有保护头部的作用,它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在碰撞物体与头部形成一个缓冲区,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对头部的伤害,这与摩托车戴头盔道理也是一样。但是这种缓冲作用是有限的,只能把伤害降到最低,不可能保证出事了头部就能免受伤害,所以千万不要忘了安全行车的重要。
选择一个合适你的头盔,不仅能够保障安全,还可以使你变得更帅,怎样才是适合的?带上去头盔的盔沿在你前额的眉心处,头盔不会在你的头上转圈,不会前后左右的晃动,不会有夹紧的感觉,而是轻松自然的保护你的头部,透气性能自然也不能忽视,气孔越多,透气性能也会越好,但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这不是定则,因为有的头盔虽然透气孔不多,但是其透气性能在设计上一样可以达到。头盔是保证人体安全的第一装备,所以正规厂家的头盔都会有相应的标准认证标识。
8.坐垫
骑单车最容易屁股疼,所以一款合适你的坐垫能让你少遭罪。原车配的高级座垫,或者适合别人的坐垫不一定适合你,选购时应当按照自己的臀形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坐垫。有很多新手骑友抱怨山地车的坐垫太硬,刚骑没有多久,就感觉屁股很痛。如果加一层坐垫套的话,就能够缓解一部分疼痛的感觉。目前大部分骑友喜欢选择的坐垫套材质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海绵的和硅胶的。
硅胶坐垫结实耐磨,而且不容易被压扁或者变形。海绵坐垫套则恰恰相反,如果骑车时间比较长或者比较频繁的话,需要经常更换。硅胶坐垫能够推迟或者缓解疼痛感,如果是没有使用坐垫套的话,正常情况下可能半小时后就会感觉到屁股不舒服。如果是使用了硅胶坐垫套的话,至少要骑行2个小时左右才会有疼痛的感觉。但是硅胶坐垫不透气,排汗性亦不好,尤其是夏天使用的话会很不舒服,而且硅胶坐垫套不是很利于裆部的保护,但是海绵的坐垫套在这方面就特别有优势。
9.骑行手套
穿戴骑行手套能够防止手滑,缓解长时间骑行的手疼问题,同时还有保暖、防晒、保持双手清洁的功能。手套的设计端是骑乘者需求的用途,若平日以自行车道的逍遥游为主,就不需要花大钱购买功能性强的手套。由于自行车手套是较贴合手部的手套,为了方便穿脱,部分手套会在手心最下方处加缝较粗糙的防滑片,戴上时方便往下拉合。脱掉时,可利用指间缝的拉线上拉即可轻松脱卸;若无拉线,建议拉住手心部位而不是手背部位布料上脱,由于手心部位布料较耐位,可保持手套不致变形。
最后:
对于新手的建议——
装备方面自然头盔手套不可少,自行车方面,可以在各大车行买大牌的整装自行车。价位1000元以上的比较好。也可以在车行买零件回来组装。个人建议组装比较理想,因为组装的更人性化,会更符合车主自身的身型及习惯。组装一台性价比较高的3000元左右。
以上就是这一期好物指南-关于骑行装备的所有推荐,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好物指南,我们下期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