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识货APP
分类导航
篮球
潮流
跑步
数码

首页 > 晒物 > #【识货Runner】#从3km到半马,一个微胖子的Running Road

优质晒物#【识货Runner】#从3km到半马,一个微胖子的Running Road

    2016-08-03 14:52:21
    46 24

最近看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跑步故事和跑步装备,作为虎扑篮球十几年的粉,被识货“坑害”的身无分文的装   本人身高173cm,正常足弓,平时打篮球和羽毛球,由于饮食不注意,体重巅峰时期已经83kg,虽然经常安慰自己可以做一个像洪金宝一样,灵活的胖子,但肚子上的脂肪也已经堆出了冰淇淋线。作为单身狗,还堆出一身冰淇淋线,注定孤独一生。

不甘寂寞的我,开始寻求各种方法减脂肪,平时篮球和羽毛球照常打之外,开始控制饮食,主要是糖类(淀粉类食物和甜食)和脂类(油和油炸食品)的摄入,一个月后体重开始渐渐下降,虽然只有1kg,虽然一杯水和一泡尿几乎就能控制的重量,但聊胜于无。第一阶段控制体重的同时,开始寻找更加高效的有氧运动,游泳,自行车,跑步(更高效的还有HIIT,这个后面再说)。游泳,我不会(请不要笑话我);自行车,在校园里经常被盗(请不要问我是哪个学校);于是有氧之王----跑步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开始时候,想着随便穿双鞋就去跑了,第一次跑我甚至穿了双包裹性很好的皮面中帮篮球鞋(某国产品牌),那重量,那散热,1km之后简直是灾难,后来强忍着跑了3km,跑下来腿若灌铅,两脚发烫。有了第一次经验之后,开始正经的穿所谓的跑鞋跑。

最初的三双跑鞋

  • 第一双,李宁:型号不记得,很普通的入门跑鞋,phylon中底,一开始非常软,但衰减也快,phylon材料的特性);

  • 第二双,361:型号也不记得,入门跑鞋,国产品牌开始都没有系列和名字都是“**慢跑跑鞋+一堆字母数字”,EVA中底,橡胶大底,EVA算是最普通的缓震材料,脚感一般,只是看中颜色略骚)

  • 第三双,Nike Air Max Tailwind 4:缓冲型实用级跑鞋,这个系列现在应该出到了第7代,全掌分割air max气垫,对于体重大的朋友踩起来反馈很明显,脚感很好。这双鞋也算是我初期穿的最久的一双鞋,但随着跑的距离开始从3km加到8km时候,这双鞋的弊端也开始呈现,太重!也可能是初期腿部力量不够,这双鞋在5km之后就明显感到重量的负担。

    半年跑下来体重从82kg降到了75kg,距离也从3km加到了8km,一开始的呼吸困难,举步维艰,现在也都能很轻松的调整。开始学习跑步的知识,学习跑姿,学习人体的代谢,当然还有作为装备党最关心的装备,跑鞋和衣服。鉴于Tailwind已经让我觉得有点重,于是开始关注专业的慢跑鞋。四大跑鞋中只有Asics容易接触到,然后根据自己的足弓,体重,跑步距离和习惯,第四双鞋就选择了asics的Gel-EXALT。

  • 第四双,Asics Gel-EXALT:稳定型实用级跑鞋,前后掌都有内嵌的Gel缓震胶,后掌内侧为DuoMax稳定缓震材料防止外翻,外侧为SpEVA缓震材料,前后掌有Trusstic连接传动,由后掌到前掌有一条重力引导线,可以让落地的力量沿着这条引导线分布。鞋面为传统的三明治网面,但透气性非常棒,跑起来明显感觉到风从前到后流过。后跟海绵呈V型,包裹性非常好。稳定型跑鞋的缓震一般,比同级别的缓冲型脚感差,但稳定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低足弓,增强跑步时的稳定性和保护性。

  • 在经历一开始的胡买阶段之后,开始接触专业慢跑鞋,果然感觉非常棒,于是这双asics也陪我跑了500km。这个阶段体重降到71-72kg之间,一次跑10km也完全不是事,完成了当初减体重的目的,但却让我从此爱上了跑步,也再虎扑识货的“毒害”下,走上了剁手卖鞋的不归路。。。

    当跑步成为日常后,“骚”装备就成为关注的主要内容,四大跑鞋的入门级和实用级跑鞋一般都较丑,满足不了“骚”的欲望,第五双跑鞋Nike的次顶级,于是剁了双Nike Lunarglide 4+ Breathe。

    第五双,Nike Lunarglide 4+ Breathe:跑鞋矩阵中,被归为缓冲型次顶级跑鞋,也有高手说NIke这双鞋偏指导系,确实,一般来说缓冲型跑鞋的后跟都是同一种缓震材质,而Lunarglide整个系列都是跟稳定型跑鞋相似的内外侧使用不同材料。lunar的缓震,比前面四双的缓震强的不是一点。大底只采用了在前掌和后跟外侧几个关键部位加了橡胶。整个鞋面几乎都是内衬布+外网面。这些配置成就了这双鞋非常轻的重量和很好的透气性(毕竟是Breathe嘛)。这双鞋适合10km以内小撸一把。距离太远的话,由于支撑性一般,会有不适和磨脚的现象。

    第六双,Nike Free 5.0:中间想体验下赤足的感觉,乱入了一双Nike Free 5.0(请忽略腿毛)。Free系列鞋面较低,强调鞋面和脚融为一体,分割鞋底的柔韧度和贴合度可以充分发挥人类足弓和脚掌的生理学构造特点,轻盈感和贴地感很棒。但是我当时还是中后掌着地的跑法,10km跑下来感觉并不是很好,个人感觉Free的特点非常适合前掌跑法或者平时走路穿,跑个短距离。后来给老爸晨练穿了。

    第七双(是不是可以召唤神龙了),至今最爱的一双鞋----Asics Noosa Tri 9,看上这双鞋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配色实在太骚!!!(现在出到第11代,一代比一代骚)(第一张图来自Asics官方旗舰店)

    正如官方图上所描述,这双竞速稳定型跑鞋配备了Asics最顶级配置--IGS,鞋面大空内衬+疏水网面,鞋面强度和透气性非常好,后跟鞋口的海绵内收提供了舒适的包裹性,前掌(内置Gel)和后掌可视Gel+低密度EVA构成轻量缓震的中底,大底的耐磨橡胶真的非常耐磨,目前这双鞋已经跑了将近750km,已接近退役,但大底的橡胶基本没什么变化!

    第八双,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手,就这样一直剁下去,每天至少刷10遍虎扑识货和团购,总是忍不住要剁,我也是没得救了Asics Kayano 22。一路剁来,体验了赤足,入门级,实用级,次顶级,竞速级,总想试试这个顶级是什么感觉

    Asics Kayano 22:Asics稳定型顶级跑鞋,Asics顶级配置IGS,前后掌大面积、高厚度、可视Gel+Solyte和SPeva两种密度材料(中底黑色和白色部分),兼顾缓震和重量,超耐磨橡胶大底(至少4-5mm厚),双层大孔编制鞋面(区别于nike的flyknit)终于也看着时尚起来,以前Asics都是三明治鞋面,超丑。上脚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极强的踩屎感,这钱花值了啊!!!(当然,缓冲型顶级的Nimbus系列踩屎感更强,稳定型跑鞋中Kayano22的踩屎感已经非常强了)。16年3月穿着这双Kayano22跑了郑开半马,开始感觉很好,但18km之后,明显也感觉鞋子的重量有点大了,可能跟体力下降关系也很大,但感觉跑马还是得穿稍轻一点的。

    第九双,不要拦着我,就让我在这条路上一直剁下去。同一个牌子的各个级别都体验完了,还是忍不住要剁,怎么办?于是开始体验其他牌子的缓震科技。听说阿迪的boost脚感爆棚,但boost那个长相,实在太像包装箱泡沫。虽然已经出了很多年,但连去店里试穿的欲望都没有。。。还是忍不住要剁,但全掌的boost面积太大,总体看上去还是太像泡沫,于是就从前后掌分离boost的实用级开始。。。

    Adidas Revenge Boost 2 m:稳定型实用级跑鞋,中底内侧为Stableframe材料起到防外翻作用,外侧和前掌为两块分离的Boost缓震果然不错,鞋面类似Kayano22的双层编制网面(Revenge Boost 2 m的m指的是mesh,即网面,还有另一种鞋面是T,也就是阿迪的techfit技术),透气性好。跑起来感觉不像lunar那么软,但是弹性和反馈都要比luanr强,也适合平时穿。没试过Nike跑鞋的zoom(试过LBJ10的全掌zoom air,那个感觉太TM爽,而且反馈又好),不知道前后分离的zoom和前后分离boost的对比感觉如何,求穿过的高手指点。

    现役的四双跑鞋


susong2013

优质晒物#【识货Runner】#从3km到半马,一个微胖子的Running Road

46
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