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iPad Pro妙控键盘:“炫富”键盘+触控板能否代替笔电?
【CNMO评测】使用iPad时,我们如何进行文字输入的工作?Smart Keyboard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毕竟它轻薄便携,还能为iPad Pro提供保护。只是手指在屏幕与键盘之间频繁移动,也让这项操作变得充满割裂感。
妙控键盘
我想,很多人都希望苹果能为Smart Keyboard配备一个触摸板,这样在打字的时候可以确保手指一直停留在键盘区域,让我们的使用体验更加接近笔电。
触摸板+键盘=妙控键盘
现在,专为iPad Pro打造的妙控键盘终于来了。它将触摸板与键盘合二为一,将笔电的体验带到了iPad Pro上。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用上妙控键盘后就彻底抛弃了原有的Smart Keyboard,因为它的实际敲击手感相比Smart Keyboard的提升,给我很强的感知。
适用于12.9英寸iPad Pro的妙控键盘
得益于1mm键程的剪刀脚键盘带来的回弹手感,妙控键盘的敲击手感有些类似于16英寸MacBook Pro。而且,这款键盘还支持背光,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下我们也能使用妙控键盘完成输入操作。
妙控键盘支持背光
我拿到的是12.9英寸的iPad Pro与妙控键盘,它仍采用全尺寸键盘,但是顶部缺失了ESC键以及F1-F12等功能键,所以调节音量和亮度时,我仍然需要在屏幕上,或者点击iPad Pro来完成这些操作。
妙控键盘在设计上也与此前的Smart KeyBoard相同,拥有一个“地球”一样的按钮,这就是切换输入法的按键。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妙控键盘只支持苹果自家的中英文输入法,无法配合第三方输入法使用。所以如果你此前没有在iPad上使用过苹果原生输入法,或许还需要适应一下这种改变。
妙控键盘配备触摸板
妙控键盘最大的亮点还是触摸板,它的面积虽然有些小,而且不支持Force Touch,但体验丝毫没有打折扣。日常使用时,触控板可以实现类似Mac的多种交互手势,例如双指点按可呼出二级菜单,双指滑动滚动页面,三指上滑切换多任务等,整体体验维持在与MacBook相同的高水准上。
触控板支持手势操作
另外,我们熟悉的鼠标指针则变为半透明的“小圆点”,可以跟随不同的场景而变动。比如靠近按钮或文字时,小圆点还会有一种果冻的特效。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开启“随航”时“小圆点”无法变成Mac中的鼠标指针。
开启“随航”时,“小圆点”无法变成Mac中的鼠标指针
有了妙控键盘,iPad Pro更接近笔电了
iPad Pro+妙控键盘的组合,也让它的外观更加接近我们眼中的笔电。与此前的Smart KeyBoard不同,妙控键盘的“悬浮”形态是由两个转轴实现的。其中上侧的转轴拥有良好的阻尼感,这也确保了妙控键盘可以支持任意角度的开合。
使用妙控键盘输入文字
这也让我们无论是将它放在桌子上还是放在腿上,都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姿势来完成输入。甚至是在高铁二等座或飞机经济舱这样的狭小空间内,妙控键盘仍能通过调整角度,去帮助我们寻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
充电接口支持18W快充
而且配合妙控键盘后,iPad Pro还额外获得一个充电接口。它的充电效率为18W,所以使用iPad Pro标配的充电头即可为其供电。
底部充电接口为18W
对了,这款妙控键盘对上一代iPad Pro的支持同样良好。虽说背部开孔是专门为全新iPad Pro打造的,但它同样能够适配上一代产品,当然颜值方面会打些折扣,毕竟单摄的开孔与多摄像头的开孔肯定是不一致的。
背光键盘+触摸板的组合也带来了更感人的重量。我实测了12.9英寸iPad Pro+妙控键盘的组合,其重量大概在1.36KG左右,已经比苹果的MacBook Air还要重了。单手长时间托举,或许还能顺便锻炼下身体。
而且,妙控键盘在开合角度上,也不如Smart Keyboard自由。最多130°的开合角度,也将它的应用场景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当我想要使用iPad Pro绘画,或者是以竖屏的方式使用iPad Pro,都需要将其从妙控键盘拿下才能完成。而这些使用场景,Smart Keyboard显然能够更好的完成我们的需求。
选择Smart Keyboard还是妙控键盘?
以我手中的
为例,它的妙控键盘售价为2399元起,这也让很多消费者戏称这是一个全新的“炫富”键盘。相比之下,Smart Keyboard的售价则为1399元起,二者的差价显然集中在这块触控板上。如果你希望兼顾笔电的体验,同时需要iPadOS提供的丰富生态,那么妙控键盘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Smart Keyboard呢?我想日常以平板形态为主,同时需要兼顾少量文字输入需求的用户,一定是Smart Keyboard的用户群。
可以这样说,Smart Keyboard与妙控键盘绝非替代关系,而是苹果针对不同用户群分别打造的产品。因此,这二者没有孰高孰低之分,究竟选谁只取决于你的使用场景。
手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