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最适合国人的跑鞋」NATAPER OK42深度评测
我想所谓创意和创新,并非单纯的天马行空异想天开。更重要的是以人们的需求、感受和经验为基石,这样基于传承的创意与创新才能带给我们更多益处和帮助。今天「Laced Up」测评的NATAPER OK42就是这样一双基于传承的国产原创跑鞋。
NATAPER一词是由设计团队重组的新词,它由Nature(原生态),Shape(健康)以及Personaility(个性)组成。这三个词也是NATAPER品牌在跑鞋产品上设计的最大追求。
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类跑鞋的当下,NATAPER没有盲从与我们所熟知的知名跑鞋的炫目特点和理念,另辟蹊径专注于亚洲人脚型特点。以大量数据研究为基础,针对亚洲人脚型和运动特点通过一系列的理念与技术创新塑造出了这款扎扎实实从筋骨里为本土而生的跑鞋。在了解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就知道它从骨子里就是为我而生的,一定会带给我耳目一新的足部体验。
NATAPER的Logo由一个圆和闪电组成,图案很具有深意
了解这双鞋的朋友可能会问我,一个刚成立品牌哪来的传承可言?我想说,NATAPER所传承的并非自己品牌的历史与制鞋经验,而是亚洲人双脚真实的需求和特点。在查阅NATAPER基础信息的时候了解到,该鞋研发初期设计团队从中国脚型数据库中提取整合大量数据,以保证跑鞋的中底就够更加符合国人及亚洲人脚型。当一双外观与众不同的跑鞋融合了国产、原创、贴合亚洲人脚型这些元素的时候,就已经足够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了。
外观
第一眼看到NATAPER OK42的时候,应该在今年早些时候别人穿着它打篮球的图片,我没说错,真的是在篮球场上看到的。我甚至还天真的以为这是一双篮球鞋,直到后来这双鞋的设计师吕强告诉我,这是一双为专业跑者推出的马拉松级别跑鞋时,我才恍然大悟。NATAPER OK42寄到我手上的时候,这双鞋已经在各种渠道上销售了一段时间,和我最早看到的图片来讲,无论是从标识还是外观上,我认为这都是中国设计(Design in China)的点睛之作,尤其是在这几年球鞋设计大不如以前的时候,NATAPER的推出,颇有点给这个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般。
融合多种材质、筋骨反光纹理设计的黑色透气鞋面嵌着别致标识,配上对比感强烈的红色鞋带和白色中底,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看上去就像脚部的延伸。
翻看鞋底更是眼前一亮,简直就是鞋面在鞋底的又一次呈现。五指仿生学鞋底外观,结构清晰可见,不同密度材质以多彩的颜色衬托出鞋底彩色纹理。独树一帜的设计理念让我在拍摄这双鞋的时候,也能感受到设计团队在这双鞋的用心良苦。
重量
NATAPER OK42放在手中比预想的感觉要重一些,单只292克的重量在跑鞋中也并不算轻,只比310克的Ultra Boost略轻一些;前掌11厘米的宽度和SauconyTriumph ISO 2前掌宽度相同,给前脚掌留了足够的空间;整个鞋底并不算厚鞋跟2.8厘米到前掌1.8厘米有着大约1厘米的落差。
鞋面
鞋面的大部分区域以及鞋舌均为网面设计,想必也是为了体现卓越的透气性能。
如果说鞋底仿生学的纹路是这双鞋从外观上给我们最大的感受之外,那么鞋面上根据脚面韧带的走势出发设定的设计,则是另外一处显眼的设计。
设计师吕强在后来的设计中告诉我们,这五条类似爪子的线条其实本来是想用隐藏方式设计,当双脚穿进鞋子后 鞋面松紧材料张开 呈现出五个线条以用来提供支撑。不过前期也因为材料的原因,并未呈现。
在NATAPER OK42的内侧中,还有一片碳纤维材的材质,在跑鞋的内侧提供支撑以及稳定性。
上脚体验
说起上脚感受不得不提NATAPER OK42的筋骨F.A.C.S设计理念,这也是该鞋创新设计的核心元素,根据足底的不同触地区域提供稳准狠的高效缓震支持。
F.A.C.S筋
就是中底脚床的表面嵌入从脚心向脚趾呈放射状的筋脉形力量传递TPU骨架,保持脚步力量在跑动长时间后不会丧失。
F.A.C.S骨
NATAPER OK42最大的创新点是4 Density四重密度中底。根据人体足部着地是的自然压力进行分区排布,将四中不同密度的EVA材料经过一次成型的形式组成了其中底部分。红色区域密度40度(面积最小大拇指、前掌、脚跟,从鞋底看不到);橘色区域密度43度(前掌、脚跟);黄色区域密度47度(前三趾及整个脚底);白色区域密度52度(黄色区域以外的部分后两趾、足弓)。每个硬度区域均由人体运动力学原理划分,更符合足部生理结构和运动本质。让跑者在跑步的时候仿佛是踩在自己的“脚印”上,穿着感觉更自然更真实。
上脚后的感受很奇妙,鞋面包裹和透气性尚可。和预想的一样,前脚掌的空间宽敞且不会过大。足跟部分的支撑性很好,无论走路还是小跑落地的过程中脚跟很稳。最有意思的是走路时足底收到的反馈,受力的感觉和平时穿的跑鞋有明显区别。在走路的过程中会感觉到从脚跟到足中外侧接着前脚掌以及脚趾的依次受力,足弓部分有着明显的支撑感,如同踩在自己的“脚印上”,就像是赤足走在地面上的感觉但又很舒适。
空趾、分三趾结构,使双脚更加平顺底进行发力,走起路来自然顺畅。
路跑测评
穿上NATAPER OK42刚走了一会儿就迫不及待去北京跑步胜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跑了一圈5公里,配速依次从6'14''向4'24''递增。一圈跑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双鞋的4 Density四重密度中底设计让我更了解自己脚底的受力点,让我跑出的每一步都得到精准而高效的能量反馈。
配速在6左右的时候,足底运动的感受类似走路时的延续。脚跟落地稳健,足中外侧接着前脚掌依次受力并得到缓震和回弹反馈,足弓得到合理的支持强度。空趾结构,让脚趾在低速运动过程中受力较少,大部分受力在前脚掌,脚趾相对轻松。
>>>> 同场加映
“EVZero Range零-超大版在EVZero零系列的技术性能和设计理念上,加大了镜片视域,给予佩戴者更为广阔的上周边视野,能够有效地避免了运动过程中的视觉盲点。同时, Oakley欧克利独有的抗冲击工艺,避免运动过程中的冲撞击伤害。零系列超大版可适用各种运动场景佩戴,而尤为广阔的视野条件也特别适合骑行或跑步使用。”
配速提升到5左右的时候,足底在原有受力的基础上强度增加,脚趾也感受到明显的受力与发力。而分三趾结构设计在这时有了明显的效果,五个脚趾被明显的分为三个受力点,主要的受力点则在大拇指和邻近的两个脚趾上。提速中有了更多脚趾的参与,每一步都自然顺畅。
最后一公里配速提升到4’24”的时候,整个跑步过程几乎都是由前脚掌完成的(个人的跑步习惯),前脚掌反馈并没有因为受力增加而显得动力不足,一如既往的提供着持续的缓震及能量反馈,脚趾部分的受力也随之增加,由于配速在6左右的时候脚趾由于空趾结构受力较少,因此在提速到4’24”过程中并不感觉疲惫。整个跑步过程,鞋底从脚跟到脚趾都抓地力十足,落地出步稳健。足弓因为得到了良好的支撑,跑后也不觉得明显难受。
8 舒适性
鞋面设计透气、包裹和支撑性能都很好,鞋底区域虽然材质密度不尽相同上脚感觉也并不平坦,但走路或者跑步久了会发现这样的感受并不会让脚底觉得疲劳,通过受力差异反而会让脚底各区域有着最佳的状态。但鞋面前掌的筋骨反光纹理材质容易出现皱纹,跑前走路的时候前脚掌鞋面就已经出现了一道反复折叠的白线。
8.5 缓震性
跑步过程中,鞋底反馈精准及时且步伐在匀速和加速过程中都很顺畅。同样,精准高效的反馈就不会耗费在缓震性上过多的能量。因此,鞋底的缓震性能并非完美,二者也很难兼得,该鞋的设计初衷也不是主打缓震。
9 抓地力
鞋底仿生学的设计在抓地力的效果上非常明显,前脚掌比较宽裕,在起步加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鞋底三角形橡胶纹路设计,让它在橡胶跑道和公路地面抓地性能很好。
8 透气性
鞋面采用透气网料设计,但是在实际跑动中,三次5K体验之后,均有一定的捂脚效果,猜想是因为材料密度以及外底使用4 Density四重密度中底的原因。
8.4 K- Conclusion
跑步的整体感觉是穿着NATAPER OK42不同于一般的跑鞋在跑步过程中只有宽泛的足底落地和发力体验,它会让你的足底感受精确到每一个受力和发力的细节且高效,让脚趾有合理的休息,让脚底跑起来更聪明。NATAPER OK42确实是一双从筋骨里贴合亚洲人脚型,透着灵气的国产原创跑鞋。
商品链接:
Kicks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