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识物 >文章 >《绝杀慕尼黑》的年代,人们都穿着什么样的鞋子?
这段时间内诸如《玩具总动员4》、《黑衣人》、《X战警》这样的热门IP续作,成为了国内院线的主角,而在其中却又有着一部篮球电影脱颖而出,成为了好莱坞大片海洋中的一股清流,它便是——《绝杀慕尼黑》。或许,自6月13日在国内上映以来,至今票房也「只有」6000万有余的它,与动辄数亿的热门电影相比,这样的数字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而考虑到运动电影向来不是国内观众买账的题材,这样的票房成绩也合情合理。可能你接触它只是因为在周末拥挤的影院中,只有它有着合适的观影位置。而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让你看到了这部电影,该片所蕴含的能量,都会让人为之动容。
《绝杀慕尼黑》现实记录
这部改编于真实事件的大荧幕作品,从剧情来讲似乎有些「套路化」。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苏联队遇上了当时的篮坛霸主美国队,在赛前的发布会上,苏联队的主教练说出的那句「我们会击败美国队」,也被人们当做了一句玩笑。看到这里,想必就算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你也大概能猜到最后的走向。全篇的最高潮出现在结尾处的读秒绝杀,尽管这3秒迎来了不小的争议,但当终场哨声想起的时候,一切便已尘埃落定,这也正是篮球的魅力所在。
比赛本身用电影的形式,被永远的记录下来。作为球鞋爱好者的我们,似乎也可以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个史诗般的篮球作品。在那个没有气垫、泡棉亦或是碳板的时代,他们又是怎样在球场上战斗的呢?下面就和笔者一起,穿越47年,回到故事发生的年代吧。
1972年的篮球场,是属于Converse与adidas的年代,从上面这张苏联队的合影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同年Nike刚刚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双篮球鞋——Nike Blazer,以Nike总部地址命名的它,此时,显然还没有与老大哥们相提并论的资格。特别是adidas迅速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篮球运动员换上了更适应篮球运动的球鞋。Superstar的出现,让人们真正意识到了球鞋对于篮球运动的影响力,千篇一律的帆布鞋中,时髦的外观让人难以抗拒。随后Promodel、Tournament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此时的adidas来到了自己该阶段的鼎盛时期。
该时间段adidas的球鞋海报
「LOOK AT THE FEET」这一广告语,现在看来有些平平无奇,但在那个年代却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也是由此真正呼吁消费者,关注自己脚下的球鞋。个性化与性能化的需求,促成了球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往后的篮球鞋发展完成了历史性的转折。正如海报中所说的那样,「舒适与专业」成为了该时期adidas球鞋的代名词。
Rom、SL’72、Varsity、Gazelle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虽然在设计上大同小异,但是针对人群的不同,也让adidas迅速的成为了代表性的运动品牌。同时,美国职业篮球的赛场上也开始出现了它们的影子,与Converse平分天下。
Converse也没有停下自己的革新的脚步,Leather All Star系列丰富了品牌的产品矩阵。多彩的颜色,标志性的星星标志,颇具辨识度,作为1982年Converse Pro Leather All Star的前身早早活跃在了球场之上。
PUMA也是这段时间内最具特点的品牌之一,从1968年的Suede开始到1973年为弗雷泽推出的Clyde鞋款,PUMA在球场上留下了自己的记号。用百花齐放来形容,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球鞋领域毫不为过,一个新篇章的开启,才会引领下一段故事的发生。
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球鞋们并没有被近半个世纪的岁月而磨灭,时至今日也依然活跃在市场之中。经典之所以能被称作为经典正是于此,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不断传承。和《绝杀慕尼黑》讲述的故事一样,这些球鞋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了人们翻阅的历史的一部分。
「3秒」能做的事情很多,而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缔造了传奇,改写了一段历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而你又会用3秒钟,去做些什么呢?
SIZE传媒